鸣枪致敬!志愿军烈士安葬,老兵:一起战场拼杀的战友回来了

南方都市报APP • 军情集结号
原创2022-09-17 14:20

南都讯 见习记者赵霖萱 记者莫倩如 发自沈阳  9月17日上午,第九批8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91岁的抗美援朝老兵石景林参加了仪式。面对镜头,他说:“今天(抗美援朝的战友们)回来了,他们也能安心了。”

pic_1174829

 9月17日,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入场。    当日,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88名为国战斗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英烈在祖国的大地上安息。    新华社发

上午10时,伴随着充满哀思的《思念曲》,礼兵们护送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缓缓进入现场,全场奏唱国歌。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书记、部长裴金佳向志愿军烈士致悼文,“魂兮归来,毋滞异乡。陵园信美,松菊清芳。德泽弥耀,清音琅琅。遗功所葆,福履绵长。魂兮归来,观我国光。我民既富,我土斯强。民族复兴,华夏恒昌。大道惟新,协和万邦。魂兮归来,嘉名孔彰。魂兮归来,万古流芳。”全体人员三鞠躬以致哀思,27名礼兵鸣炮12响,向英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思念曲》再度奏响,礼兵们抬着烈士棺椁,绕广场半周后缓步走向安葬地宫。参加仪式的人们排起长队,向烈士献花致敬,并瞻仰烈士英名墙。

mmexport1663392990859.jpg

抗美援朝老兵石景林。

抗美援朝老兵石景林来到现场参加仪式,他今年已经91岁了。面对镜头,石景林含泪说:“我的心情既沉痛又激动。我们国家强盛起来了!70多年了,他们在异国他乡不好受,今天回来了,他们也能安心了。”石景林说,看着曾经在同一个战场上拼杀的战友回到祖国,自己一度落泪。他也期待今时今日祖国的年轻人能够不忘先烈,不忘历史,为祖国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力量。

-534507405.png

抗美援朝老兵李维波。

在昨天的迎回仪式上,抗美援朝老兵李维波接受了南都、N视频记者的采访。李维波当年是高射炮部队的一员,他在对南都记者回忆当年的抗美援朝时的经历时表示,高射炮兵属于被动型作战,敌人的战机出现时就需要及时开炮,错过了就来不及。他说:“我们(高射炮兵)抗美援朝时的一千个日日夜夜,吃饭睡觉都在炮的旁边。冬天穿上棉衣棉帽,就在炮旁边挖坑铺上木板,在上面睡觉。吃饭也在炮旁边,飞机一来,放下饭碗就上去打。”如今,亲眼见证88位战友遗骸归国,李维波表示:“祖国用最高规格、最隆重的仪式把他们接回来了。让他们(战友们)看看祖国的发展壮大、看看我们的年轻战友、新式武器,和我们当年比真是天差地别啊!”

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学生曲木之懿也在昨天的迎回仪式后接受了南都记者的采访。他表示,培侨中学曾有20余位学长投身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血肉之躯保卫祖国,这次能够受学校委派,作为代表前来参加第九批在韩中国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和安葬仪式,感到非常荣幸。他也希望能够将这次经历与更多同学、老师分享,铭记革命先辈的故事,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据新华每日电讯消息,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始建于1951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专门安葬和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烈士的陵园,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均长眠于此。2014年以来,我国连续9年迎回913位在韩志愿军烈士的遗骸,都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今天的第九批88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书记、部长裴金佳出席仪式并致祭文。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主持仪式。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财政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和辽宁省委、省政府,沈阳市委、市政府,驻沈解放军、武警部队负责同志,抗美援朝老战士、烈士家属、部队官兵代表、青少年学生代表等约200人参加仪式。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