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东莞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将达97%以上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2-09-19 17:38

“十四五”期间,东莞残疾人群体将可享受更多保障。根据日前印发的《东莞市“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到2025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将达97%以上,持证残疾幼儿入园率达到90%以上。据了解,从今年9月10日起,东莞还为在公办幼儿园、普通中小学就读的户籍残疾儿童少年提供从学前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

微信图片_20220919142355.jpg

东莞康复实验学校。南都资料图

教育:

每个镇街(园区)至少设置一所融合幼儿园

据了解,目前,东莞残疾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学前融合教育资源不足,政策资金配套不足,持证残疾人高中(含中专)以上学历比例仅为11.81%,中等以上职业教育有待进一步拓展。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东莞将按照“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确保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到2025年,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以上,持证残疾幼儿入园率达到90%以上。据了解,从今年9月10日起,东莞还为在公办幼儿园、普通中小学就读的户籍残疾儿童少年提供从学前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

此外,大力发展学前融合教育。每个镇街(园区)设置不少于一所融合幼儿园;对接收3名以上残疾幼儿的融合教育幼儿园,镇街(园区)财政应配套融合教育支持经费。至2023年,全市培育至少100名学前融合教育推广导师。

同时,探索发展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使完成义务教育且有意愿的残疾青少年都能接受适宜的中等职业教育。

康复:

对7-17岁户籍残疾儿童少年提供康复服务

0-6岁是残疾儿童的最佳康复期,对其进行科学的抢救性康复,可以最大程度地补偿儿童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为将来入学、就业、融入社会创造条件。在康复服务方面,“十四五”期间,东莞将优先保障0-6岁户籍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服务,探索推进持有居住证的0-6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并逐步实现对7-17岁户籍残疾儿童少年提供支持性康复服务。

同时,建立健全与残疾人康复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康复服务体系,实施精准康复服务,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高于95%,至少为95%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开展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服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人每月可免费领取不超过400元精神科药物。

托养:

高标准建成新市残疾人托养中心

在残疾人托养与照护服务方面,将为符合条件、有长期照护需求和意愿的低收入家庭重度残疾人提供集中照护服务,依托既有公共服务设施,为重度残疾人提供寄宿托养、日间照料、居家服务等多元化服务。出台《东莞市购买残疾人托养和照护服务实施办法》,完善人才培养、资质认证、机构评价、监督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开展寄宿托养、居家服务等托养和照护服务。

此外,高标准建成新的市残疾人托养中心,提供500张床位,每年服务约530人次,补齐全市重度肢体和多重残疾人寄宿托养服务短板。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建立托养服务机构,为智力、精神、重度肢体和多重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

就业:

拓宽残疾人集中就业渠道

    目前,东莞残疾人就业率有待提升,在岗残疾人待遇偏低,融合就业环境欠佳,适合残疾人特点的就业岗位有待进一步开发。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东莞将健全包括集中就业、按比例分散就业、辅助性就业、支持性就业等多元化、专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探索建立政府、社会、市场联动的就业支持体系,为残疾人提供求职登记、职业评估、技能培训、求职指导、岗位开发、就业推荐等全链条就业服务,提升广大残疾人就业能力。

此外,拓宽残疾人集中就业渠道。鼓励和扶持盲人按摩、电子商务、快递等行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就业执业;对安排残疾人集中就业的单位给予无障碍改造经费资助,等等。

采写:南都记者 田玲玲

编辑:田玲玲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