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位置良好,无瓣周漏、无反流。”8月29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手术室内,该院结构性心脏病病房万俊义主任、宋会军主任为一位87岁重度心衰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以上检查结果显示,手术圆满成功。
八旬老太心脏大门“生锈”
造成心衰心梗命悬一线
5年前,张奶奶发现自己双腿浮肿,活动后还有胸闷症状,由于休息后可缓解,便未予以重视治疗。
今年7月底,张奶奶胸闷、气促逐渐加重,到了晚上甚至无法躺平睡觉,还伴有咳嗽、咳痰。家里人不敢大意,便带张奶奶去了当地医院就诊。
医院胸部CT显示双肺炎症、双侧胸腔积液、主动脉瓣钙化,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心房增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对症治疗后,8月9日,张奶奶的胸闷、气促症状却再次加重,心电图显示AVR导联ST段抬高。由于张奶奶年事已高,家里人不敢贸然让她做开胸手术,便坚持先进行药物保守治疗。
经过一番打听,家里人将张奶奶送来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由于病情危重可能随时需要抢救,8月13日,张奶奶由急诊转入心内科重症监护室(简称CCU)。一番检查后,张奶奶被诊断为:
1.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主动脉瓣轻中度关闭不全、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心功能IV级,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
2.冠心病: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4.2型糖尿病
5.肾功能不全
6.泌尿系统感染
7.肺部感染
8.轻度贫血......
这么多病,到底是什么情况?主动脉瓣就像是心脏的一道大门,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门也会老化生锈,变得“关不拢”和“开不全”。这时候,血液的正常流进流出便受到了影响。
图源:CCTV健康之路
“主动脉瓣狭窄在发病之初相当长时间内无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以下症状:一是心功能不全,出现活动后胸闷、呼吸困难的症状;二是心输出量受限,造成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晕厥等症状;三是因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冠心病综合征,如心绞痛、胸痛等。”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副主任 万俊义说道。
除了心脏的“大门”坏了之外,张奶奶的冠状动脉还堵了,心脏的供血更少了,这让情况本就不容乐观的心脏“雪上加霜”。
直到某一刻,心脏因供血不足而引发了心肌梗死。这类疾病是冠心病最严重的类型之一,如不及时得到有效救治,就可能会导致猝死。
“患者到院时已经是需要上呼吸机的重度心衰状态,除了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和心肌梗死之外,患者还合并有肺部感染和肾功能恶化等,药物难以改善,必须行外科手术才能救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副主任宋会军表示。
多科学治疗团队历经2小时
仅用2个针眼为心脏大门换新
对于张奶奶这种高龄且身体条件极差的患者来说,像年轻人一样在胸口劈开个20厘米左右的大口子做外科手术并不可行。
根据美国胸心外科协会评分(STS)结果,张奶奶属于外科手术高危患者,手术风险极高,死亡风险极高。
经过多学科会诊后,治疗团队最终决定通过不开胸,以微创介入的方式为老人实施瓣膜置换手术,这也是挽救老人的唯一办法。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目前国际上治疗主动脉瓣病变最先进的微创介入技术,具有不开胸、风险低、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势,十分适用于存在外科手术禁忌证或是外科手术高危的患者。目前,该院已为多位高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开展TAVR手术,均预后良好。
8月29日,结构性心脏病病房万俊义主任、宋会军主任在全麻下为张奶奶微创植入了一枚人工瓣膜,手术用时2小时,术程顺利,无不良反应。
值得一提的是,术前,张奶奶的肾脏功能很差,肌酐已达到了300umol/L,治疗团队本来都准备好了为其行床旁血液滤过治疗技术,由于心衰在术后得到了改善,张奶奶的肾功能也逐渐恢复,肾脏成功被保住。
9月9日,张奶奶在中秋节前顺利出院,得以与家人团圆。
△术后恢复中的张奶奶
心脏瓣膜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逐渐增多,但由于瓣膜病的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因此很多患者往往因认识不足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图源:百度健康医典
据了解,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结构性心脏病团队自成立以来,已成功救治多名高危高龄瓣膜病患者,完成了深圳市首例SAPIEN 3瓣膜成功植入术、Edwards Sapien 3球扩式瓣膜在中国大陆第六例经股静脉途径的经导管二尖瓣“瓣中瓣”临床应用等多例介入手术。
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
编辑:曾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