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注重加强青年人的国民身份认同,澳门所有学校升挂国旗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2-09-20 18:58
微信图片_20220422111851.jpg

南都讯 记者宋凌燕 发自北京 9月20日,教育部召开第14场“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内地(大陆)与港澳台地区教育合作交流情况。

微信图片_20220920173118.jpg

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

香港分会场的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表示,回归以来,香港特区政府积极推展内地与香港的教育交流合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同时,加强青年人对国家认识与国民身份认同,培养他们成为有识见、负责任、德才兼备、爱国爱港的人才。

在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方面,香港与内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逐步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不少香港高校在大湾区开展合作办学,其中,香港浸会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在珠海合办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与深圳大学合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已于今年9月正式开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都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大学也正积极推动合作办学项目。

在国民教育方面,从2018/19学年起,香港把初中中国历史科列为独立必修科;又加强《宪法》《基本法》及国家安全教育;并以公民与社会发展科取代通识科,加强学生的知识基础及慎思明辨能力,让其正确理解国家发展、香港定位以及世界大势。

微信图片_20220920173123.jpg

澳门特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局长龚志明。

澳门特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局长龚志明在发布会上提到,澳门开展爱国爱澳教育工作,澳门高校本学年有85%的学士学位课程,已设有《宪法》和《基本法》相关教学内容。

在基础教育方面,中国历史已列为澳门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内地专业出版机构的支持下,澳门已经出版中学《历史》教材,以及中小学的《品德与公民》《中国语文》等教材,其中全套《品德与公民》及初中《历史》教材的使用及参考使用率达100%,高中《历史》教材达95.7%,还推出葡文及英文版的《历史》教材供国际学校使用。

目前在澳门,包括教会学校及国际学校在内,所有学校都升挂国旗,并成立学界升旗队;澳门新设立了家国情怀馆、青少年爱国爱澳教育基地等场所,以丰富学生对国家、澳门历史的多元学习体验。

此外,澳门已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在新入职教师、中高层教师、学校领导等系统性教师培训中,都要求修读爱国爱澳课程。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