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矿池”升级后,这是币圈、英伟达和游戏玩家的反应

南方都市报APP • AI前哨站
综合2022-09-22 23:20

9月20日晚间,芯片厂商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主持的GTC秋季开发者大会拉开帷幕,会上,万众瞩目的40系显卡也正式曝光。然而,价格一经公布,全网却一片哗然——

与之前广大用户预测的“显卡价格暴跌”不同,RTX4090售价12999,RTX4080(16G)售价9499,RTX4080(12g)售价7199,40系显卡在性能并没有爆杀30系旧卡的前提下,价格反倒一路上涨。而用户们的怨气与震惊千言万语汇集起来,核心就一句话:

矿难已至,还玩这套,等死吧。

image.png

“矿难”并不难猜,与这些年常常听到币圈“挖矿”行为有关,但在这条评论下方,“以太坊”一词也频频出现,也就是另一条几乎撼动了整个加密世界的大新闻:以太坊合并。

9月15日,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互联网平台,身兼加密货币和“操作系统”双重身份,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的以太坊(Ethereum)宣布完成合并(The Merge)。以太坊创始人(圈内人称V神)在推特表示,这是以太坊成立以来最复杂的一次系统升级。

image (1).png

以太坊是什么?作为以太坊“地基”的区块链又是怎样的技术?以太坊的这次升级何以影响整个加密世界?又是如何与英伟达这样的芯片厂商,以及其显卡价格扯上了关系?接下来,我们一一来看。

···
由分布式记账开始的加密货币

要回答上述所有问题,就需要从一切的源头,区块链讲起。

那是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10月31日,一位叫做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神秘人在加密(Cryptography)邮件列表中出现,邮件中一篇《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白皮书”横空出世,拉开了整个虚拟货币世界的最初的帷幕。2009年,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比特币正式诞生。

这位中本聪自称日裔美国人,直到今天,他的真实身份也无人知晓,甚至已经变成了网络世界里的一大未解之谜。而顺着这位数字货币开山鼻祖最初的邮件,我们将一步一步走进加密世界。

image (2).png

在中本聪最初的构想里,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账本”,它的主要任务与银行账户一样,用于记录用户的余额及交易行为。在现实中通过各地的银行网点存取钱时,一定存在一个总行的中心服务器,拥有最高权限,对各个网点的交易记录进行管理,这也就是“中心式账本”。而与之相对的“分布式账本”就并不存在这样一个总行和中心服务器。

image (3).png

没有了中心,在区块链这个“账本”上要如何生成唯一、真实、可靠的账本记录呢?

假设这时区块链中的“网点一”与“网点二”发生了一次交易,交易完成后,会通过软件技术将此次交易的全部信息进行全网广播,推送给网络中所有的“网点”。收到信息之后,所有网点又会对此次交易进行一次记账,也就是“全民记账”。

现在,每个网点都生成了一个小的账目,该以谁的为准?需要全网达成一个共识。这时就会基于某一种共识机制进行评估,最终选择一个记账记得最好的“网点”,假设是“网点三”,那么这一“网点”就获取了此次记账的单笔记账权。

评估一旦完成,“网点三”所记录的账目就被确认为是总账的第一笔交易,这条记录也就会再次全网广播给其他所有“网点”,使得全网都获得了此次交易的一个账目副本。

在整个流程中,交易一旦发生就会全网广播,这保证了交易的真实唯一性,而在交易完成并被记账后全网都能得到的账目副本,则使得账目几乎无法被篡改,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其可靠性。

图片1.png

图源:网络

再将上述流程放到网络里:发生交易、进行记账的“网点”就是节点,账目在网络世界中的存储形式就是区块。每一条交易记录都需要对应的区块来存储,而一个区块也可以存储N条交易记录,每个节点产生交易记录以区块的形式连接起来,就是区块链。

image (4).png

区块链技术是之后所有加密货币的底层技术,而要理解被称为“区块链2.0时代”代表的以太坊,我们还得先看“区块链1.0时代”代表的比特币。

其实,中本聪在2008年推出区块链这一技术概念时,也同时给出了“比特币作为基于区块链这一技术的初始的设计和实现。

这是一种应用了区块链技术的货币。我们上面说到,在区块链网络的记账过程中,会依靠一种关键的“共识机制”来评估全民记账里谁的账最好。其中有一种共识机制是这样的:

在记账时,必须对SHA-256密码散列函数进行运算(可以将其理解为一道超级复杂的数学题,因为其答案是一串略短于圆周率的无规律数字),最先算得答案的节点就能获得记账权(即被共识机制评为记账记得最好的),同时还会获得奖励。

这一机制被称为POW(Proof of Work),也就是“工作量证明”机制,即一种对某个特定值进行计算的工作。整个运算过程就是现在俗称的“挖矿”。而由于运算过于复杂,必须用计算机来完成,因此用于完成运算的电脑就被称为“矿机”,节点上操纵电脑的用户就是“矿工”,而矿工们最终获得的奖励就是“比特币”。

image (5).png

图示:进行运算的“矿场”

中本聪在最初设计时限定了比特币的总量为2100万个,再将其流入市场,之后比特币总量保持恒定,再无人有权对这一货币进行增发。因此,比特币也被英国经济和金融历史学家Niall Ferguson称为“数字黄金”。

“在行业早期,很多公司都会以比特币作为员工的工资发放,在进行一些币圈的项目合作时,也会以比特币进行支付,所以它(比特币)的支付、流通、收藏价值都是非常高的,基本可以算作是我们圈内的硬通货。”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形容。

可以说,由于底层技术带来的去中心化、安全、总量恒定等特点,比特币这一产品为价值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代表了区块链的1.0时代。

image (6).png

而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正式进入区块链的2.0时代,并开始讲述其代表——以太坊的故事。

···
全球最大“矿池”的诞生

在区块链和比特币诞生三四年后,已诞生了不少相关社区,关于比特币要增加怎样新的功能性,全世界的区块链以及比特币爱好者都在如火如荼地讨论。而作为在比特币创建初期就参与建设的Vitalik Buterin也不例外。

不过他的想法与社区中的不少人都不太相同,Vitalik认为,建立一个全新的编程语言才是比特币的当务之急。

2013年,大学在读的Vitalik发表了《以太坊白皮书》,书中写到,希望能够创建一个拥有通用的编程语言功能的区块链,人们可以基于此创建除了货币以外的各种应用,比如社交、交易、游戏……

白皮书一经发出便得到了比特币社区的强烈反响,Vitalik也在不久后辍学,用大学中得到的10万美元的奖学金开始全力从事以太坊的建设工作。最终在2014年,Vitalik与几位伙伴正式推出了以太坊项目。

image (7).png

与比特币一样,以太坊同样是一种加密货币,拥有上述的区块链底层技术的特性。但不同的是,以太坊同时也是一个世界级的分布式操作系统,用户通过支付以太币,就能在其上进行同复杂程度的操作,比如开发应用链,发布自己的虚拟代币。换句话说,以太坊是一种“可编程”的区块链。

现在币圈中的ICO项目(源自股票市场的IPO概念,是区块链项目首次发行代币,募集比特币、以太坊等通用数字货币的行为)大多都是基于以太坊开发的,而ICO项目越多,以太坊系统的生态就会越丰富,用户群体就会越大,对以太币的需求也随之扩大。

并且,与身份成谜的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不同,以太坊的创始人Vitalik及其团队一直在持续经营着以太坊,因此,在比特币世界完全按照未知创始人的那本白皮书,完全自动化运行的时候,以太坊则在团队运营中稳步扩大自己在操作平台和系统上的优势,逐渐积累各类项目、开发者以及用户。

根据欧科云链OKLink数据,目前以太坊已经拥有超过1500万个区块、3000名开发者、7500个活跃节点以及数以百万计的用户。可以说,以太坊是当今公认的加密世界当中最完善、最繁荣的、也是最大的生态。

image (8).png

图示:以太坊与其他相似加密生态的市值对比

当然,也是全球最大的“矿池”。

在这所矿池中采矿的不仅有专业的矿工团队,也包括诸如英伟达、AMD这样的芯片巨头——不同币种有不同的挖矿方式,但其效率都逃不开计算机的性中央处理器(CPU)、图形处理器(GPU,是计算机显卡的核心)两大模块的性能,而这两者都是芯片中的一种,也是芯片厂商们的重要产品。

在创建之初,以太坊采用了与比特币相同的POW共识机制,但POW共识机制的全民记账的特性,注定了其网络的效率非常之低。但作为承载了一个庞大生态的以太坊,却不得不考虑效率问题。

因此,以太坊在创立不久后就进行分叉,在其他链上引入了另一种叫做权益证明的POS(Proof of Stake)共识机制。这种机制会通过计算用户持有占总币数的百分比以及持币时长来决定记账权,简单来说就是拥有的币越多,拥有时间越长,获得记账权的概率就越大。近两年来,以太坊底层就同时运行着两套并行的机制。

而事实上,在2014年的那份最初的白皮书中,就明确规划了以太坊升级的四个阶段,分别是边境、家园、都会、宁静。其中第四阶段,也是最终阶段“宁静”就是要完全从POW共识机制转向POS共识机制。

image (9).png

2022年9月15日,在以太坊上的数千名开发者和数以百万计的用户、全球各大主流金融监管机构、半导体巨头、国内外互联网巨头一同见证和参与之下,第四阶段如约而至。

“这是我们这个行业近半年以来最重要的一件事,热度非常之高。”业内知名交易平台欧易的一位研究员这样表示。

随着以太坊主网与PoS共识层信标链正式合并,POW工作量证明机制也由此转变为POS权益证明机制,上文中说到,“挖矿”这一行为本就是基于POW机制进行的,而关键的共识机制已经完成转变,自然就意味着以太坊告别了大规模挖矿的时代。正如以太坊在9月15日当天的公告中写的那样:

以太坊的挖矿时代已经结束......截至目前,不可能再使用显卡或AISC机器在以太坊网络中挖掘以太币。

image (10).png

···
挖矿时代结束,但厂商库存早已清空

就在不久前,英伟达CEO黄仁勋(芯片厂商代表人物,圈内人称“老黄”)才说:“我们的GPU支持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分布式超级计算,这就是它在加密货币领域大受欢迎的原因。”,但以太坊升级正式完成,芯片巨头们却首当其冲,遭到了不小的冲击。

根据英伟达发布的财报显示,英伟达在2021年第四季度有45%营收来自“游戏”(在英伟达的财报中,矿工购买显卡带来的收入与普通用户的一起,被统一归类为“游戏”),金额达34亿美元。而在2022年第二季度,游戏营收下降至20.4亿美元,同比下降33%。

image (11).png

图源:英伟达2022年Q2财报

英伟达首席财务官Colette Kres对此表示:“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性,包含价格下跌或是验证交易方法的变化,过去影响我们的产品需求以及准确计算干扰程度的能力,这种情况未来还会继续发生。”

而从英伟达的老对手AMD(美国超威半导体公司)公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来看,包括挖矿显卡在内的计算和图形产品营收达48亿美元,占总营收的54%。

国盛证券在分析报告中表示,虽然英伟达和AMD并未拆分挖矿业务,导致人们无法直接得知两家半导体公司挖矿业务的具体收益,但以太坊合并对这两家公司的营收影响明显。

巨头公司尚且如此,大大小小的专门挖矿的团队就更不用多说,以太坊规则的更改使得这座全球最大的矿池告别了挖矿时代,矿工手中的显卡也就失去了作用,出于回本的考虑,很多挖矿团队会向二手市场以极低价抛售显卡,这也就是文章开头所说的“矿难”。

“矿难”之下流入二手市场的大量低价显卡,必然会与半导体公司们发售的一手显卡抢夺市场,那么老黄们要端上来的肯定是性价比爆表,或者至少是经过一轮降价的新产品——这就是最新一代显卡宣布发售之前,不少用户们的想法。

但最终的结果呢?正如开头所说。

在大众的买家看来,这次的定价过于离谱,并且也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在矿难来临之际,芯片厂商还敢如此头铁?

在我看来,这次的情况严格意义上来讲不算是矿难。”欧易研究院高级研究员Lockie这样表示。她解释道,业内定义的所谓“矿难”常常指一些不可预测的事情(比如国家政策出台)导致币价大幅度下跌,进而使得矿工挖出的矿无法与成本平衡,只能选择大批量停机。但这次以太坊的合并导致的加密货币价格下跌是有预期的,毕竟以太坊的长期计划就写在白皮书里,所以不管是矿工还是芯片厂商,肯定都早有准备。

“而且就我了解到的信息,那些芯片厂商们的显卡库存早就消耗光了,所以也就不存在因为‘矿难’降价,以求增加销售量的情况。”Lockie补充道。

但不管如何,对于庞大的个人用户来说,除了少数的建模或代码的工作需求,绝大多数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游戏效果,然而首发的高价直接击退了不少潜在的买家,有玩家表示“你不买我不买,老黄还能降500,继续等呗,说不定再等等我游戏都能戒了。”

不过Lockie也表示,虽然这次以太坊的合并不会给矿工和巨头公司们带来太剧烈的冲击,但随着挖矿时代的结束,之前挖矿热时代的对于显卡、芯片、矿机的需求都会逐渐下滑,因此被抬到虚高的产品价格也会慢慢回落到它们本该有的价格上去

···
门槛下降,但富者恒富

那么最后,以太坊的升级还将带来哪些更深远的影响呢?

肉眼可见的一点,就是入圈门槛的降低。

在原来的POS机制下,算力决定效率,那么要控制更多的节点,挖取更多的矿,就需要购买大批量的矿机,还要耗费复杂且大量的人力成本和场地成本去运营一个矿场。但现在,都不一定要懂挖矿,只要有钱,能买到足够多的以太币,就能在以太坊中获得足够高的话语权。

其次,最直接的从POW转向POS的共识机制上的变化,其持有币越多,时间越长,对网络的控制权就越强的特性,将带来无法避免的“富者恒富”的问题。

“甚至在我个人看来,这种所谓的去中心化的底层技术就只是一种表面公平,”Lockie说,“对于现在采用的POS共识机制,掌握虚拟世界的网络话语权的是简单粗暴的‘有钱人’,而在原有的POW共识机制下,也依然是有资本购入大批量矿机的人更有话语权。事实上,每一条链上都有一些‘超级节点’,或是把持在项目方手中,或是把持在大户手里,但一定不会在像你我这样的散户手中。”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杨博雯

编辑:蒋琳

4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