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肿瘤生态”学抗癌,肝癌的五年生存期将进一步提升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2-09-25 16:57
WechatIMG67.jpeg

肝胆外科专家、我国肝静脉外科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基人区庆嘉教授辞世已经五年了,但他所首创的非规则肝切除(在一定的条件下结扎肝静脉可保留所属肝段)的术式依然在肝硬化治疗领域广为应用。

9月24日,由广东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主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承办的“广东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区庆嘉肝胆外科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逸仙胆道外科高峰论坛、第十三届岭南胰腺外科高峰论坛”,发布了纪念一代医学宗师——区庆嘉教授逝世五周年纪录片。

淡泊名利心系病患

他提出的理念仍在造福肝硬化患者

区庆嘉教授用一生在肝胆外科领域开疆拓土,救人无数,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树起了一座座丰碑。他敢为人先,创办广东最早的外科实验室,提出“在一定的条件下结扎肝静脉可保留所属肝段的新论点”。

“在此之前,针对肝硬化病患,传统的做法是进行整个半肝、肝叶切除,不少患者会因为余肝不足而预后不好。但区庆嘉教授有着良好的血管外科基础,又长期从事肝病研究,于是率先提出了不规则肝切除方案,给不少肝硬化病患带来了福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表示。

区庆嘉教授心系病患的骨伤还有很多很多。他坚持生命至上,一年365天,天天都回病房查看病人,即使是春节假期。有次他坐飞机到海南,得知台风欲来,怕台风耽搁回广州的时间,他惦记着患者,便直接购买机票返回广州,连机场都没踏出。他勤学不辍,“活到老学到老”,56岁学电脑,60多岁学开车,生病住院时仍不忘查看文献。

在口述史文集中,区庆嘉教授对自己一生做了三点总结:一是这大半辈子作为一个医生治好了不少的病人,也犯过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过治好的病人还是多数;二是培养了一批弟子,还有他们的弟子正在发光发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对病人、医院和社会有所贡献,我甚感欣慰;三是本人对其他的东西都不大感兴趣,唯独面对病人,发现还有弄不清楚的问题时,喜欢寻根问底、“上跳下窜”、查来查去,希望搞个明白,我对这一点情有独钟。

“现在回想起来,他从来不会因为面子、个人事务和名声去耽搁患者的抢救治疗。我们外科医生不是常胜将军,医疗总有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区老师的手术病人出现了并发症、不好的病情进展,他从不诿过他人,或者将病人推给其他医生。总是竭尽全力亲手进行后续治疗。”

WechatIMG86.jpeg

区庆嘉教授弟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刘超教授回忆道,而这些优良传统至今仍在肝胆外科领域、整个孙逸仙纪念医院传承。近年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胰外科医教研事业取得迅猛发展,肝门部胆管癌规范化诊疗、腹腔镜肝切除、胰腺微创手术等诊疗技术水平国内领先,为培养肝胆胰相关专业人才、提升肝胆胰诊疗水平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顺着抗癌历史沿革关注“肿瘤生态”

肝癌患者的生存期、生存质量将进一步提升

作为我国著名的肿瘤专家,宋尔卫院士在会上分享了全球癌症治疗进程中的四次重要变化节点。从一开始无法切除到“大块切除”,进而发展到恶性肿瘤是全身性疾病,推动了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缩小了切除的范围。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专家用基因芯片把肿瘤做了不同的分子分型,推动了肿瘤的精准个体化治疗。

“如今,研究发现肿瘤与患者全身的生态环境都是相互作用的,除了病灶,肿瘤还与全身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都有相应的关系。“肿瘤生态学”理念的提出,改变了临床对肿瘤的观点,即它是一个生态性疾病。因此,治疗的重点从肿瘤本身,拓展到患者的整体内环境。这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术后长期的病情控制,都有重要影响。”

WechatIMG42.jpeg

根据这一理论体系,目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团队在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大大提升了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随着肿瘤治疗理念的变革,外科手术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如今,肝脏精准微创手术技术已日渐成熟,与传统“大开刀”相比,生存率没有明显差别,但患者的创伤小、恢复快。在“肿瘤生态学”的指导下,精准手术在切除病灶的同时,还在最大限度内保留肝脏功能,并在术后长期关注患者的康复情况。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肝胆外科主任陈亚进教授表示,现在团队里的肝脏精准微创手术占比约90%,微创手术技术不但在国内的医院推广,相关技术培训将在国际上推广。随着医院花都院区和海珠湾院区的建设推进,接下来,华南肝脏中心的建设也在持续推进,中心目标床位数将达到500张。

WechatIMG88.jpeg

“我们希望在2030年,可以把肝癌的5年生存率提升15%。通过免疫治疗、靶向治疗、手术治疗等联合治疗方式,患者的生存率有望提高,这个目标正在逐渐实现。”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通讯员 林伟吟 刘文琴

编辑:王道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