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出“产改”新答卷!黄茅海通道项目首批产业工人获技能证书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2-09-26 11:10

南都讯 记者程小妹 实习生符怡婧 通讯员丁瑜 “这是我职业生涯新的起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把培训学到的技能用到工作中,为项目建设添砖加瓦。”9月22日,黄茅海通道项目在项目产业工人培训基地举行首次职业技能证书颁发仪式,为汪武等共92名取得技能等级认定的产业工人颁发证书。

微信图片_20220926080913.jpg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魏建文、广东省城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阎子刚与现场领导一道为产业工人颁发证书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二级巡视员魏建文对黄茅海通道项目产业工人培训基地取得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项目管理中心和广东省城市技师学院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引领重特大交通工程的产业工人培训的新模式,强化共商共议、共建共享的联动机制,将基地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工程产业工人培训的标杆项目。

广东交通集团专职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洪军指出,培训基地把准建设“脉搏”,为项目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也为集团在建设大湾区交通工程中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希望继续发挥重大工程压舱石作用,在提升建设者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工作的体系化、品牌化建设。

据悉,自2020年6月动工建设的黄茅海通道项目以产业工人培训基地为载体,充分发挥黄茅海跨海通道管理中心和广东省城市技师学院(原广东省交通城建技师学院)主导作用和校企合作建设机制,搭建“互联网+技能培训”平台,投入一流的培训硬件设施、一流的管理师资团队,创新引领重特大交通工程的产业工人培训新模式,为项目5000多名建设者打造新时代产业工人培训基地。

培训基地位于黄茅海通道项目T3合同段项目部内,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由智慧教室、安全认知训练区、风险伤害体验区、安全技能提升区、VR互动体验区、水工特色展示区、专项技能培训区等七大功能区域组成,共有29项培训项目,兼具安全技能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特种作业从业人员取证培训的功能。

培训基地自2021年7月22日投入使用以来,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机制作用,按照“岗前安全教育+技能提升+实操为主+多元结合”的模式,搭建“互联网+技能培训”平台,已累计开展岗位安全技能培训3000人次,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特种作业从业人员取证培训357人次,其中包括67人获得起重指挥(Q1)证书、4人获得起重机械操作司机(Q2)证书、21人获得钢筋工四级技能证书,让项目产业工人“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证”的愿望落地生根,与黄茅海通道项目建设“无缝对接”“顺利入轨”。

编辑:程小妹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聚焦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