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绘本出现在乡村小学,阅读正在发生改变

南方都市报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2-09-27 23:02

在群山环绕下的山东青州市庙子镇七庄小学(以下简称“七庄小学”),南都湾财社记者看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阅读课。

阅读课内容的是著名艺术家安东尼·布朗创作的儿童绘本《朱家故事》:朱家的爸爸和两兄弟被妈妈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在一天晚上,任劳任怨、辛勤顾家的妈妈突然消失。只剩一纸留言:“你们是猪”表明了妈妈对朱家父子的不满和失望。

妈妈的留言仿佛诅咒,朱家父子变成猪。为了生存,他们勉强学会了做家务,妈妈也在这个时候回到了家中,故事停留在了朱家妈妈修车的画面上。

在绘本和老师的引导下,一群七八岁的孩子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强的思考深度。

不一样的绘本课

参与这堂阅读课的,是七庄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初看绘本,朱家妈妈辛勤做家务的时候,老师让同学们聊聊对这幅画面的看法,一个小男孩发言:“这体现了朱家父子对妈妈的压迫”。课后,这个男孩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说到“压迫”这个词,是因为他联想到了隔壁邻居,那也是个妈妈任劳任怨,但却得不到尊重的家庭。

绘本结尾,妈妈回到家中,做的第一件事是修理起了家里的汽车。当老师再次让孩子们对这幅图发表看法,不同的孩子们却对结局做出了不同的解读。

有孩子认为,这是妈妈终于原谅了朱家父子,决定回来和他们在一起好好生活;也有孩子认为,这是妈妈在看到朱家父子学会做家务后,决心离开他们,修好汽车去环游世界。

老师并没有对大家的看法进行矫正与评判,这或许也是绘本课程的魅力所在,不同的孩子眼里,对同一个绘本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解读,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并没有标准答案,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则在讨论中得到了提升。

课程结束后,老师拿出了《朱家故事》的绘本,放在了教室的图书角上,让感兴趣的孩子可以拿来再次进行阅读。

微信图片朱家.jpg

七庄小学的阅读课

虽是一所乡村学校,七庄小学的学生却表现出对阅读浓厚的兴趣。每个班级都有图书角、流动书箱,走廊里也有装满童书的图书架,小小一间学校还有高度利用的图书室、阅览室。这离不开七庄小学的阅读推广活动。

据了解,七庄小学是公益机构满天星公益行业支持的合作项目点之一,满天星的童书乐捐和流动书箱项目均在这所学校得到了落地。

群山环抱的七庄小学,实际上仅有101名学生和22位教师——而这已经是撤点并校后的成果,该校还有学生是刚从全校只有6名学生的偏远村小转来。

七庄小学的老师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当地的留守儿童并不多,但大多数学生家长以务农为主,“家长们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也不知道该如何和孩子们沟通”。在与满天星开展合作后,七庄小学每周都会开展两次阅读课,并大力推广绘本阅读,绘本不仅拓宽了孩子的视野,也增强了家长和孩子的沟通能力。


阅读的力量

七庄小学的王振凤老师自1997年起,便一直在当地的乡村小学教书,执教二十余年的她也是阅读课最积极的执行人之一。

王振凤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早些年她想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但苦于硬件条件不足,便经常给孩子们讲当地口口相传的童话故事。在绘本进入了校园后,她终于有了纸质图书,可以直接给孩子们讲书上的故事。

王振凤提到,阅读课开展后,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词汇量都有了显著增长。曾有孩子在课上不假思索地用到了“化石”“滔滔不绝”这类孩子们平时接触不到的词语,在问及是从哪里学到的时候,孩子都说是从绘本上,这也让王振凤感到十分惊喜。

上课.jpg

王振凤在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

阅读在孩子们身上的影响也正在逐渐生根发芽。七庄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刘云正透露,对她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我的妈妈是精灵》,因为这本书她爱上了阅读。虽然年纪不大,刘云正已经通过阅读有了深刻的自我觉察能力。她认为过去的自己内向、不爱表达,因为看书,她学会了与人更好地交流。

刘云正的父母都在青州市区工作,她则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七庄。阅读填补了许多父母不在身边的时刻,到了青州市区,她最常去的也是青州市的图书馆。

更重要的是,阅读也让孩子们认识到了更大的世界。刘云正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她去过的最远的地方是潍坊,而她最向往的地方是北京天安门,这是她从电视和图书中了解到的目的地;另一个她向往的地方则是省会济南,这是她从童书中知道的。

七庄小学三年级的赵俊豪则是通过阅读,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他最喜欢的图书是《十万个为什么》,在提起这套书时,他侃侃而谈,“家里有一个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到学校后发现还有一个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才知道有好多完全不一样的《十万个为什么》,我想把所有版本的这个书都看完”。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书中提到的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比如暖气片为什么要安装在窗户下面——因为热空气向上流通;他还喜欢那些神秘的动植物学,通过图书,他知道了“这个世界上还存在能吃动物的植物”。

虽然年纪不大,赵俊豪却对阅读有一番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读书可以让自己脾气变好——“一旦看书,我就忘记生气了”。不单是赵俊豪受到了阅读的影响,在他看来更多的同学也在被阅读影响着,“我们班上没有人不爱读书”。

刘云正喜欢看小说,赵俊豪喜欢看科学,虽然年纪、性别不一样,两人却都表达了一个意思——“书不够看”。赵俊豪甚至是按照一天一本的速度,如饥似渴地“消化着”学校里的书籍。

为了提供给学校师生充足的文化学习资料,近期南方都市报、拼多多携手满天星公益童书乐捐与沃岭助学等多方单位,为庙子镇上的四所小学捐赠了价值十万元的优质图书共计4000余册。

书本.jpg

南方都市报携手拼多多、满天星公益童书乐捐为七庄小学送来新书。摄影:陈东晖 叶钧廷

在新书到校后,七庄小学的语文老师李福奎也来到成堆的新书前,一本本翻阅新书。在李福奎看来,乡村小学最大的问题就是生源越来越少,而教师的年纪越来越大,当地的家长不重视教育,放养型的家庭偏多,而阅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缺憾。


“种子老师”

像王振凤这样致力于阅读推广的教师,被满天星称为“种子老师”——阅读推广就像播种,通过这些种子老师,影响到越来越多的乡村师生。

在另一所乡村学校青州尧王学校,南都湾财社记者见到了另一个“种子老师”李娟。从最初的家庭故事会,到2015-2017年连续举办三年的“微笑公益广场故事会”,李娟将阅读推广从学生家长影响到了当地的村民。在被广场舞大妈们占据的广场上,李娟拉起横幅,利用公益机构捐助的童书,每周风雨无阻地开展读书分享会,有家长甚至不远二十多公里来参加活动。

提起乡村学校的阅读,在李娟看来,盗版书泛滥是和城市最大的区别之一。在学校的图书跳蚤市场上,李娟看到有不少孩子拿来的是盗版书,“很多书都是在当地的集市上买的,家长们不知道在哪里能买到正版书,观念的不同也导致了盗版书的泛滥”。在和满天星公益童书乐捐计划合作后,也极大地补充了适合孩子们的正版好书。

正如培养种子老师的理念——通过种子老师,滴灌式渗透家长,也有家长在李娟的影响下参与到了阅读推广的行动中来。李娟教授过的班级中,有一位学生家长,在参与了李娟举办的故事会后,将自家车库改造成了一个图书室,承接了来自满天星童书乐捐项目捐赠的书籍,给周围的孩子们提供借阅服务,每周也会定期举办故事会活动——不仅要求孩子们参与,也要求孩子的家长一起参与。

作为车库的主人,这位家长介绍,女儿曾与她交流过自己的想法,“我长大了要当一个慈善家,要挣很多很多的钱,给那些需要的人,像袁隆平一样穿几十块钱的衣服也一样很伟大。”在家长看来,“这书读得起作用了”。她还将这些故事,以美篇的形式记录下来,分享给更多与她一样的学生家长,让更多人看到阅读对孩子的改变。

120多期的故事,被一篇篇分享不断记录和传递,也成为“种子老师”最有成就感的“业绩”,构成了童书乐捐计划最温暖的成果。


公益改变阅读

在童书乐捐计划中,最重要也最受孩子欢迎的图书类目,就是绘本。满天星童书乐捐计划项目负责人唐琴透露,目前满天星公益定期会对受助的学校教师进行培训,让老师们利用绘本,展开阅读推广活动,开启“绘本故事会”等活动;此外,满天星公益也正在招募志愿者录制视频的阅读课程,通过视频类绘本课程,也可以减轻乡村小学教师开展阅读课的负担。

据了解,童书乐捐计划由公益机构满天星公益发起,面向城市为欠发达地区乡村小学开展童书回收和新书善款募集的公益活动。活动连接各大公共图书馆、企业、学校、社区和媒体共同参与,希望将城市家庭里闲置的优质阅读资源通过捐赠的方式流通到乡村学校,让阅读资源价值最大化。

满天星公益的官网显示,童书乐捐计划每年都会发布相关报告。自2015年开始,截至2021年12月31日满天星累计募集有效图书57.3万本,受益学校1024间次,受益师生超过45.6万人次。

唐琴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2018年起,童书乐捐上线了线上捐书平台,捐助人可以直接看到各个学校捐书的进度,并点对点选择捐书的学校,直接通过线上平台填写捐书信息,预约京东快递员上门取走图书。

平台.jpg

童书乐捐线上平台

一位老家在河南的爱书人士透露,她曾专门找了项目点中河南的乡村学校进行捐赠,“我可以随时看到项目的进度和学校的相关情况,这种透明度让我很放心,也希望可以尽可能支持家乡的乡村小学”。

在线上捐书平台,童书乐捐也对捐书的类型、出版社做出限制,唐琴透露,在捐书的过程中,数据库会对不适合捐赠的图书进行提示,希望尽可能提供高质量的书籍给学校,“目前我们系统里有三十多万条数据,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去备注不适合捐赠的书籍,对捐赠书籍的要求比较高”。

为了赋能乡村学校,满天星也将其图书管理系统“阅多纷”提供给了其项目点学校,教师通过该系统就能一键管理书籍。

今年99公益日期间,腾讯的小红花系统也和童书乐捐线上平台首次打通,除了答题、捐步之外,用户也可以通过捐书积攒小红花,这进一步让捐书进入大众视野。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汪陈晨 黄培

统筹:甄芹

执行:马金雄 陈青海

摄影:陈东晖 叶钧廷 汪陈晨

编辑:甄芹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汪陈晨1.75亿
南方都市报记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