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个“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在黄埔揭牌,便民又智能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2-09-28 11:00

南都讯 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钟琳 广东省首个“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在广州市黄埔区夏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地,将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高血压的智慧化管理。

9月27日上午,黄埔区夏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了“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揭牌仪式。南都记者从活动上获悉,“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将立足夏港街、辐射黄埔全区,充分发挥街道公共卫生委员会的作用,计划在2022年底完成1000人的“智慧化高血压诊疗”服务。同时,在黄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统筹下,巩固或扩大家庭医生签约的有偿服务,指引全区纳管的高血压健康管理病人自愿加入黄埔区居民“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平台”,推进疫情防控背景下的“互联网+慢性病医疗”,实现便民、经济、动态、精准的高血压健康管理。

DCP_2010.jpg

揭牌仪式现场。

“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是全国高血压联盟推进的专科(病)联盟一体化健康管理的重要方式,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重大措施。夏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运用蓝牙、无线远程网、Internet广域网等前沿通信技术,成功建立连接多种检测装备的诊疗及随访网络,形成“仪器在身边,随时安心测”的全时空监测诊疗模式。

夏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丁明向南都记者介绍称,“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会在线下进行首诊,首先确定诊疗者是高血压高危人员还是高血压患者,而高血压患者也分不同等级,其次是筛查心脑血管事件是否有并发症,比如心脑血管损伤等等,之后就进入血管管理。

“智慧化高血压诊疗具有智能评估、智能监控和预警机制,将极大地提高病人乃至广大居民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丁明解释称,“智慧化”的功能在于,一是通过当中的信息流管理,例如通过24小时血压管理来评估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二是通过对药物作用、血压值等方面的监测进行事件的定期评估;三是通过定期的健康教育,提升患者自我学习和管理的能力,其中预警机制可实现“亲情共管”,譬如老人与子女共享资源,子女可通过接收预警信息来管理老人的健康;四是能够实现互联网咨询、指导和诊疗,达到心脑血管事件的早期预防和干预;五是发现疑难病例时,可以向广州、上海等地专家咨询交流。

在全球范围内,高血压成为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可调节危险因素,中国高血压防控仍面临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较低的严峻挑战。2019年1月19日,全国首个“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在上海成立。

今年初,夏港街社检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了专项工作室,招标采购运用蓝牙技术和标准化技术的血压测量设备,并进行专项业务培训,于6月份完成了该中心纳管1800多名高血压病人的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评估,为开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全面推进自愿参加高血压管理人员招募工作,开展健录评估和血管硬化测评,并扩大到线上自我管理和全科医师团体线上服务,为更全面、便利的高血压健康管理拓展新模式。今年9月,夏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取得广东省首家“智慧化高血压诊疗中心”的牌匾。

“控制好高血压就能有效控制心脑血管事件,通过并发症早期筛查和管理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丁明说,高血压智慧化管理将有助于推进黄埔区公共卫生事业和“互联网+健康管理”的发展,助力2030年我国高血压治疗达标率提高至50%,实现健康中国、健康血压的大目标。

编辑:莫郅骅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