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4%教育投入基准线,持续提升育人质量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评论
原创2022-09-27 23:18

9月27日,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在主题为“数说教育十年”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经过十年努力,2021年我国教育总投入超过5万亿元。无论财政状况如何,我国都确保教育经费逐年只增不减,同时也保证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一般不低于4%的战略目标。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保持在4%通常被视为一国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的基准线,或是最低红线。由于受教育人口基数庞大导致的教育经费绝对数额巨大,要保持4%的教育投入占比殊为不易。自2012年该占比首次突破4%以来,该战略目标已连续保持了十年,并实现了“四个翻番”,除教育经费的总投入翻番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及全国非财政性教育经费均实现翻番,其中,教育已成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的第一大支出。

对教育投入的重视,本质上是源于对教育的重视,而其终极主题是教育质量的提升。目前,我国已从高增长时代向高质量发展时代转向,要成功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才是核心所在。尤其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一国能否抢占先机,在科技与经济方面取得突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唯有保证了教育质量,才有可能保证高素质人才的供给,而教育质量是需要一定规模的投入来保障,从而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正因如此,对教育经费投入的坚持才显得如此重要。

十年来的教育投入增长,对教育设备等“硬件”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第一,是学校校舍条件明显改善。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的生均校舍活动室、教学及辅助用房、运动场面积等均有明显扩大。第二,是教学设备配备达标快速提升。2021年普通中小学五项设施设备配备达标率超过了90%,这里面包括体育运动场(馆)面积、体育器械、音乐器材、美术器材、小学的数学自然实验仪器和中学的理科实验仪器。第三,是学校信息化配置水平显著提高。2021年全国义务教育学校互联网接入率接近100%;义务教育学校多媒体教室比例超过70%,较十年前提高了30个百分点以上。教学场地与教学设备等硬件的提升,为教育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教育投入增加对教育质量提升的更重要体现,是“软件”方面的改善。这十年的教育投入,增量3万亿元,在优化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上实现了“三个一半以上”,分别是各级教育中,一半以上用于义务教育;各项支出中,一半以上用于教师工资待遇;各个地区间,一半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区。而这三者分别针对的是以往的教育痼疾,即地方政府教育投入偏好高等教育、教师待遇偏低导致师资力量偏弱、教育发展区域不平衡。

这十年里,我国坚持把改善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作为财政教育支出的“本中之本”优先保障,坚持把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作为贯彻“不低于公务员”法定要求的重中之重优先落实。在各项支出中,用于教职工人员支出的占比最高,2021年达到61.6%,比2011年提高12.9个百分点,提高幅度最大;年均增长12.1%,显著高于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平均增速,教育经费支出重点逐步从投资于物转向更多投资于人。往后,也应当坚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的原则,将新增财政教育资金更多向薄弱环节、贫困地区倾斜,优化教育投入结构,提高教育支出的使用效率。

连续十年保持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不低于4%,是可喜的成就。在坚持对教育投入“量”的增长的同时,更要注意“量”是手段,“质”才是目的。通过优化教育经费投入的结构,提高教育支出的使用效率,从而更好地提升教育质量,培育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是长远的目标与不变的追求。

编辑:张子庆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