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减”要义,这场沙龙汇聚龙岗教育智慧探讨新时代育人

南方都市报APP • 教育大件事
原创2022-10-25 23:04

“双减”时代下,教学管理者要以怎样的教育智慧为政策更好地赋能?南都记者从深圳市龙岗区了解到,日前,龙岗区中小学校管理干部读书分享会暨教育微议活动举行。5位龙岗中小学管理干部围绕同一本书结合各自心路历程进行了精彩的读书分享,8位管理干部聚焦“双减”要义,围绕新时代育人展开了别开生面的圆桌讨论。当天,龙岗区教育局副局长叶德卫也出席了活动,为现场中小学管理干部们在读书分享和教育沙龙中表现出的阅读品质和思考品质点赞。

800x534_6357bcc707c4b.png

800x534_6357bcc7092e6.png

800x534_6357bcc7632b8.png

微信截图_20221025184142.png

龙岗中小学管理干部共读一本书
从各自心路历程分享“教学机智

日前,龙岗区中小学校管理干部读书分享会暨教育微议活动举行。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在龙岗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肖红春的统筹组织下,龙岗区卓越副校长启航班全体学员和首批中层干部导师制双向提升研修班部分学员现场参会,卓越校长领航班学员、首批中层干部导师制双向提升研修班导师和首批中层干部导师制双向提升研修班其他学员线上参会。

当天,在读书分享环节,5位龙岗中小学管理干部围绕同一本书——《教学机智一一教育智慧的意蕴》带来了各自精彩的分享。

龙岗中心学校副校长邱城在读完这本书后表示:“我们的教育始终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站在孩子的视角,理解教育并做好教育”,他还重点分享了如何利用教育语言机制达到深刻的教学效果,做一个智慧的龙岗教育人。

南联学校副校长付兴彪从教学机智是什么和教学机智应该如何做两个问题展开,分享自己的“五项操作”(关注、理解、行动、反思、关系)和“三点体会”:“教育的创造性就在于我们可以赋予一切的生活与教育的意义;要积极的拓展教育关系的广度和深度;在孩子的兴趣中发现未来。”

龙外(集团)星河学校副校长盛中华围绕“教育是一场温暖智慧的修行”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悟:站在孩子身边,帮助他们跨越;重视适合性,给予成长的空间和时间;抵抗不确定传递教育的温暖。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道远学校学生成长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婧是一位心理教师,她在上一学年被学生投票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第一名。她认为,真正的教育机智一定出自于对孩子的爱,她说“一名教师本身就是一门课程”“没有对孩子的爱一定不可能拥有对教育的智慧”。

仙田外国语学校音乐教师邹雨芯则分享说,最好的教育关系是一种生活的体验,具有其本身和内在的意义,而她也从自身成长验证着这句话。


教育沙龙聚焦“双减”要义
碰撞教育智慧探讨新时代育人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要把“双减”工作作为“一号工程”。本次活动二环节教育微议部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知新学校副校长姚雪主持,并与龙城初级中学执行校长谢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道远学校校长何平、天成学校副校长潘辉、平湖二实验学校副校长刘毅、梧桐学校副校长陈兴、龙外(集团)新亚洲学校副校长吕宛华、守真小学副校长文素芳8位龙岗教育人围绕“双减”进行了圆桌讨论。

嘉宾们谈到,“双减”后的学生作业从家庭慢慢转移到课堂,“双减”并不是通过不布置作业或少布置作业来让学生获得愉快,而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获得成功感和愉悦感的作业才能成为学生的作业,这种作业要多多益善。但是占用家长大量时间的作业,就不要去布置。”吕宛华说。

刘毅认为,要把握好作业育人功能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综合设计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作业不能简单地停留于量和时间控制,更应该关注设计与布置、提交与批改、讲评与分析、改进与优化诸环节。

而为更好地应对目前考试大幅减少的新形势,沙龙中的龙岗教育人思考哪些手段可以更好地评估教与学。陈兴表示,除了考试,平常的作业、课堂练习、课堂提问、日常背诵等等都可以反应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将更多的心思花在作业设计上,花在作业的检查和监督上,花在关注学生的点点滴滴上。当然,还要再加上少量的、科学合理的考试。

教育部的文件明确指出,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如果教师还是按老套路进行纸笔考试,那显然是不合适的。那该怎么办呢?据了解,在龙岗区多所校园,低年级正在采用类似游戏闯关的“乐考”形式来考察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姚雪表示,像这种评价方式就是要去研究的方向。

在这场教育沙龙中,龙岗教育人从作业、考试、评价方式、课后服务等多方面提升育人质量贡献教育智慧。在圆桌讨论之后,场嘉宾也参与了讨论,并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观点。龙岗区教育局副局长叶德卫为现场中小学管理干部们在读书分享和教育微议中表现出的阅读品质和思考品质点赞,她以《神经教育学:心智、脑与教育的集成》一书为例,谈一本书和成长之间的可能性。她引用书里的话“我们的知识愈是进展,它愈是发现新的未知之物”“每次知识的扩展都会使我们认识到盲点和难点”表示,教育人的读书效果体现在帮助他人的实践中。


采写:南都记者 王童 通讯员 周灵贞

图片:龙岗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编辑:罗悦媛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