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某小区一骑自行车男孩撞倒幼童”的视频及各大物业发布的提醒通知在抖音平台传播,受到网友们的关注。
由于视频里骑车的男孩疑似穿着深圳校服,所以受到深圳市民的关注。更有消息称“深圳龙华某小区一名2岁小孩,被非机动车撞后抢救无效,不幸身亡。”,据奥一新闻记者核实,此消息不实。
网传的视频显示,一位老奶奶牵着幼童的手在小区行走,老奶奶松开手几秒的时间里,一个穿着校服的男孩骑着自行车经过,幼童与自行车相撞倒地。
有网传事情发生地在深圳民治,也有截图显示是仁美业主群里流出的视频,还有网传是龙华观澜的某小区。
据深圳交警部门核实,网传的龙华民治及观澜某小区并没有此情况,龙华辖区没有此事发生,网传消息不实。
由于这则视频受到大量关注,事发地更是被部分人“移花接木”到各地各小区,网传的事发地有长沙、深圳、南宁等,网传信息乱说纷纭。
据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在线》消息,有媒体确认,这件事情其实是发生在10月23日的湖南长沙。
很多网友纠结于发生地,其实,面对这场悲剧,我们必须警醒,对家里孩子做好提醒与管束,也应该做到减少事发视频的传播,避免对此事件的家庭造成伤害。
对于小区里骑自行车行为的风险与担忧,更有不少网友现身说法。
无论如何
这起不幸的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这些温馨提醒须牢记
↓↓↓
温馨提醒
1.对于已满足骑自行车上路条件的孩子,孩子家长务必要提醒孩子,在小区里骑自行车不能横冲直撞、追逐打闹,骑车需慢行,与车辆、行人留够安全距离,必须注意老人、小孩、孕妇,帮助教育孩子树立交通安全意识。
2.幼童的家长带着孩子在小区散步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一定不要松手。
3.小区物业应该加强巡视监管,制止可能造成风险的任何行为。有条件的小区,可以划定特定的区域来进行专门的骑行,同时物业要做好监管工作;儿童在小区开阔道路上骑行的,应及时劝阻,对于不听劝阻且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可联系家长;如情节严重的,或者拒不配合的,可以依法交由交警处理。
4.如因小区内骑单车发生人身及财产损害的,建议友好协商解决,无法协商解决的,可走法律程序依法处理。
交通安全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为了家庭幸福
请家长们务必带着孩子一起
将下面的知识点看完
并耐心地跟孩子讲解其中的重要性
↓↓↓
1 滑板车等滑行工具不得在道路上使用
平衡车、滑板车等滑行工具严禁在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上骑行,只能在封闭的小区道路或者室内场馆等地方使用。
骑行平衡车、滑板车等滑行工具时应尽量选取路面平整、没有其他车辆以及行人较少的场所,保证骑行者和他人的安全。
2 未满12周岁的不得骑车上路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12周岁以下儿童不能骑车上道路行驶。这是由于孩子对复杂的交通环境缺乏准确的认知和判断,如果骑车上路的话,很可能会发生危险。
已满12周岁的,骑车途中,要在非机动车道或靠右侧路边行驶,不走机动车道,不逆向行驶,不多人并肩骑行,不骑车载人,不在骑车时戴耳机或使用手机。
未满16周岁的不能骑行电动自行车,乘坐电动自行车时需佩戴好头盔。
3 不在停车场区域玩耍
孩子们在车辆停放或行经的区域玩耍,非常的危险!因为停放的车辆会遮挡驾驶人的视线,如果孩子突然从司机的视觉盲区中窜出,司机往往来不及做出反应,从而发生事故。
同时因为车辆有盲区,孩子们身材本来就矮小,特别是蹲坐在地上的时候,会使起步和转弯的车辆驾驶人难以察觉。
停车场、小区出入口以及车辆转弯的区域都是事故多发区域。因此,不让孩子在车辆附近玩耍,让孩子远离这些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区域至关重要。
4 警惕城中村人车混行的道路
城中村、老旧小区中未实现人车分流的区域,道路通行功能和生产经营、生活功能交织;加上居民对交通安全风险的警惕性,也会比在马路上的有所降低。对学生来说,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是交通事故风险很大的场所。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余悦
部分资料来源:深圳交警
编辑:王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