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生态环境部将探索提升城市气候韧性

南方都市报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2-10-27 13:05

南都讯 记者宋凌燕 发自北京 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介绍,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也呈现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的趋势,对各地增强适应气侯变化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mmexport1666845941416.jpg

李高表示,中国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是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之一。今年夏天中国部分地区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总体来看,中国呈现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的趋势,其中暴雨、洪涝、高温、干旱、低温等出现了极端性强、区域阶段性明显,异常情况多发、频发的特点,影响范围和造成的损失也进一步加大。

今年,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李高指出,《适应战略2035》统筹谋划了中国到2035年的适应气侯变化工作,将对标美丽中国建设。

李高介绍,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指导地方编制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推动地方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工作,还将组织面向地方的专项培训,加强对地方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指导。

同时,将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在前期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气侯适应型城市建设的机制和模式,总结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城市气候韧性。

此外,还将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加强科普宣传和公众教育,推动部际资源、信息、数据等交流共享,并将积极拓展适应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李高还提到,生态环境部将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在完善气侯变化观测网络、强化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强化综合减灾防灾等方面等方面进一步形成合力,提升我国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能力、水平。


编辑:梁建忠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