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坝光国际生物谷首座智能地埋式垃圾转运站启用

南方都市报APP • 深圳资讯
原创2022-10-28 19:01

南都讯 记者 陈杏花 10月28日,大亚湾畔,深圳市大鹏新区又添一处高科技、高颜值的环卫设施。位于深圳坝光国际生物谷的首座智能地埋式垃圾转运站(以下简称坝光智能转运站)正式启用,垃圾日处理量达40吨,用于满足周边园区的日常垃圾转运需求。

现场可以看到,这座智能地埋式垃圾站只有两个洗衣机大小的“翻料器”露在地面,周边布置有不少景观植物,以及小广场、休息室、公共卫生间、工作人员设备操作间等配备设施,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远看更似一个小公园。

据介绍,地面上的两个“翻料器”相当于投放口,通过其把垃圾倒进埋藏在地下的压缩箱中,集约地面空间;地下则配备了两套压缩箱,每个箱子有10吨的容量,可就地压缩垃圾,满足2-3万人使用。工作人员开始操作地埋式垃圾站后,承载着压缩箱的平台就缓缓地从地下升起来,升起过程的声音跟小汽车的发动机差不多,下降则几乎静音,全程不见垃圾,且无传统垃圾转运站常见的污水和异味。

设备研发单位迈睿环境工程师麻宁向记者介绍,地埋式垃圾站之所以从视觉和嗅觉上大为改观,是因为配备了三套除臭系统和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第一道除臭系统在倾倒垃圾时,倾倒口下方喷淋除臭液,清除垃圾掉落过程中产生的异味、灰尘;第二套除臭系统在地下密闭空间,定时喷洒除臭植物精油,中和垃圾臭味;最后则会启动第三套除臭系统——微负压除臭净化垃圾发酵产生的臭味。

坝光智能转运站还配备多项智能功能:当压缩箱容量达到80%时,满溢物联传感器会向管理人员推送清运信息;当感应到垃圾站内产生烟雾或温度过高时,配备的汽车级防火系统会自动进行灭火作业,提高安全指数;设备排水系统,可以有效防止雨水进入垃圾站内,避免造成雨污混流;站内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及噪音数据,垃圾清运噪音稳定控制在75分贝以内,可消除噪音顾虑。数据显示,该地埋式垃圾站用水是传统垃圾站的1/20,用电是传统垃圾站的1/3,用人工是传统垃圾站的1/2。

值得一提,通过云平台,坝光智能转运站可智能调度清运、规划清运路线,减少车辆运输频次,更高效、更减排地进行垃圾清运,最大程度降低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800x600_635b888b7688d.jpg

800x600_635b888b7b15e.jpg

800x586_635b888b74626.jpg

800x600_635b888c18cbd.jpg

编辑:曾海城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