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冰箱”上线,南沙打造进口冷链商品通关绿色通道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2-10-28 23:25

南都讯 记者 王美苏 何玉帅 通讯员 罗瑞娴 王子晴 10月28日,“湾区链 鲜全球——国际冷链产业合作发展大会(中国·南沙)”在南沙举行,共同研讨推进广州市国际冷链物流产业发展,增强粤港澳大湾区冷链行业国内外竞争优势。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南沙国际冷链项目是亚洲港口规模最大的冷链冷库项目,总体规划库容为46万吨,投资概算35亿元,堪称“超级大冰箱”。该项目一期于2022年5月投产运营。

在冷链项目的加持下,2022年1月至9月,广州港南沙港区完成冷藏集装箱约5.68万自然箱,冻品同比增长7.60%,水果同比增长435.39%。

800x801_635bcab2481fc.jpg

800x800_635bcab336f9e.jpg

广州南沙国际物流中心南区冷链项目。黎其骏拍摄

南沙国际冷链项目总库容达46万吨

国际冷链对于生鲜食品的进出口意义重大,尤其在降低水果损耗率、扩大市场半径上尤为关键。

流通过程中的前后“1公里”是决定水果品质的关键,以荔枝为例,常温运输只能保鲜2天左右,通过清洗、蒸、冷冻、真空包装处理,冷链物流运输,保鲜期可达1个月以上,最长2个月,可以运输到世界各地。

南沙国际冷链项目的建成投产,让泰国榴莲、日本葡萄、欧洲车厘子到岸即可进入港口边的冷库,在冷库内完成查验,大大降低水果损耗率。

800x534_635bcaf7875f2.jpg

“湾区链 鲜全球——国际冷链产业合作发展大会(中国·南沙)”会场外摆放的生鲜食品。

广州港集团副总经理宋小明介绍,南沙国际冷链项目作为广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的重要依托,广州港股份规划投资35亿元,总库容46万吨,定位建设成为临港分配枢纽型冷库功能的综合性冷链物流基地

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已建成3座冷库、1个冷藏箱堆场和1栋配套展示楼,总投资19.6亿元,总库容22.7万吨,是亚洲港口最大规模单体冷库。项目一期于2022年5月20日顺利投产运营。

宋小明表示,已经投产的一期冷库可以同时接纳162辆集装箱车的装载和卸货,按照每个集装箱转载卸货最多5小时计算,每天可以处理超过500个集装箱冷链货物。

“海关目前对水果的查验筹建比例是30%。也就是说,70%的国外水果运抵南沙港后,只需要2个小时就能到江南水果批发市场。剩下的30%也能在冷库里进行查验和存放,南沙作为水果大港再添新优势。”宋小明如此表示。

南沙打造进口冷链商品通关绿色通道

除了硬件设施升级,南沙的冷链物流软件环境也进一步更新。南沙海关副关长谭强表示,南沙已经打造了进口冷链商品通关绿色通道,如对进出口鲜活易腐的水果实行优先查检和“5+2”预约查检,推广“提前申报”“两段准入”等措施,深化智能审图应用,提升冷链商品通关时效,落实RCEP协定的生鲜易腐烂产品正常情况下抵港后“6小时内放行”等,帮助企业灵活安排生产计划、及时通关。

另外,在优化冷链商品证书审核机制和畅通疑难问题关企沟通渠道上,海关也出台相应办法确保快速解决企业冷链进出口遇到的实际问题。数据显示,上半年,经南沙口岸进口冷链商品175.5亿元,同比增长近八成,增幅全国一。

编辑:王美苏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