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未来 深度解码深汕合作区的速度和奇迹

南方都市报APP • 惠州大件事
原创2022-11-03 10:36

开启新篇,擘画未来。

2018年12月16日,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式揭牌。从此开始,作为深圳的第“10+1”区为深圳注入新的血液。

农村变城市、老区变特区,深汕特别合作区,开启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求索、蝶变新生之路。

站在深圳经济特区这个“巨人”的肩膀上,深汕合作区,坚持规划引领,以国际化的视野和最先进的理念,探索新城的未来方位。

在深圳基因以及产业融合的创新种子加持下,昔日的荒芜之地蜕变为深圳的产业高地、生活福地,成为了中国瞩目的深圳实验的深汕飞地样板区。

从飞地跨城到融城,深汕合作区,跑出了大湾区深圳式的加速度。

蜕变 从飞地到深圳第“10+1”区

深汕合作区的蝶变新生,是从粤东飞地,变成深圳第“10+1”区之后开始的。

2018年12月16日深汕特别合作区揭牌,合作区正式成为深圳第第“10+1”区。

短短4年,深圳大手笔的投入,深汕合作区已经成为深圳经济的新增长极。

从顶层设计上来看,深圳必须高标准建设好深汕合作区。

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国家、省、市多重战略集中交汇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创新完善、探索推广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

WechatIMG2562.jpeg

(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中心区规划示意图|

在2021年6月9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官方网站发布了《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高水平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把深汕特别合作区打造成为深圳产业体系拓展、城市功能延伸的新兴城区和深圳都市圈副中心、带动粤东沿海经济带崛起的新中心、城市功能延伸的新兴城区和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

与此同时,还要求深圳高标准推进合作区规划建设,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同城化与公共服务与深圳特区均等化发展。

由此可见,高质量建设发展深汕特别合作区,不仅仅是国家战略,也是立足广东服务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所需,更是深圳城市产业体系拓展升级、城市功能延伸的重要举措。

腾飞 深圳加持缔造国际一流产业新城

高水平发展的深圳实践,深汕合作区的每一天都在创造深圳速度和历史。

深汕合作区每一天都是创造历史:新城规划相继斩获国际国内规划大奖,中心区建设如火如荼;区内首所按深圳标准建设的学校正式开学,首座按三级综合医院甲等目标建设的医院正式开工;首座地标性城市建筑东部新时代大厦内五星级酒店正在抓紧装修,设计248米高的新地标——深投控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将刷新新城天际线……

在深圳十四五规划中,深汕特别合作区将创新完善深汕体质机制,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格局,加速实现与深圳一体化发展。

承接深圳优质产业转移,深汕合作区正在缔造一座产业新城。

深汕特别合作区积极构建一体两翼产业格局,加速构建6+4现代产业体系。

WechatIMG2564.jpeg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起步区——鹅埠先进制造集聚区实景图|

在西翼规划了占地面积约37.1平方公里的深汕智造城,积极对接深圳20+8产业集群,打造“一带三园”空间布局,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海洋经济等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深汕正在正积极推动超大产业集中承载和龙头企业牵引,引进比亚迪汽车工业园(深汕)项目,一期计划投资50亿元(已投产),二期计划投资200亿元,将建设60万辆新能源整车配套的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完全达产后工业产值将超1000亿元。

WechatIMG2566.jpeg

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已正式投产)实景图|

东翼布局了面积约13.5平方公里的深汕湾机器人集聚区,重点发展机器人、人工智能等主导产业,打造集机器人研发设计、孵化加速、生产制造、系等功能于一体的机器人全产业链集聚区。

深汕智造城和深汕湾机器人集聚区已纳入深圳市20大先进制造园区。

深汕合作区背靠深圳,积极培育深圳先进制造业集群,深汕特别合作区已引进企业102家,其中94家来自深圳,其中已投产37家、58家正在加快建设、9家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全部达产后将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助力深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深圳基因和深圳创新种子的加持,让深汕合作区跑出了深圳速度,持续创造历史。2021年深汕特别合作区虽然GDP总量居深圳最后一位,但较去年同期名义增速高达31.22%,在深圳全区高居第一位。

融合 从跨城到全方位融入深圳

当下的深汕合作区,已经从依托深圳,开始向融入深圳的目标坚实的前行。

以全方位融入深圳一体化发展为目标,深汕合作区实施与深圳“同城同质同效”营商服务环境行动的同时,在基础施施建设、民生福祉、医疗、教育上也开始兑现深圳速度。

新城崛起,交通先行。

深汕合作区发力打造“三港四站”“四铁五高”“五横六纵”内外骨架路网交通体系。区内116条(段)规划道路同步规划、分步实施,总长约270公里。

时速350公里的广汕高铁加快建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深汕铁路于2021年1月也正式开工,建成通车后,深汕合作区至深圳西丽站的时间将缩至30分钟以内,在深圳喝个早茶,回深汕合作区开晨会,将正式成为现实。

WechatIMG2568.jpeg

深汕站规划示意图|

深汕西高速公路正在推进改扩建工程,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深汕第二高速公路预计2023年开工。两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深汕特别合作区将实现与深圳市区90分钟公路快速互达

在医疗和教育上深汕合作区也积极对标深圳,实现“弯道超车”。

深圳标准、深圳质量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南外(集团)深汕西中心学校已经开学,深汕人将逐步在“家门口”享受到与深圳同等优质的教育资源。,2021年南外深汕幼儿园投入使用。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深汕实验学校已于2022年9月开学,深圳中学深汕高中园(含3所高中),计划2023年秋季投入使用,3所高中共计办学规模为198个班。

WechatIMG2570.jpeg

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深汕实验学校示意图|

首个三级综合医院——北大深圳医院深汕院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建设。规划床位800张,将为居民提供与深圳同等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步,妇幼保健院和儿童医院项目规划建设,推动四镇卫生院转型为社区医院,以社康站标准改造升级村卫生室,筑牢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助力深圳打造健康中国的“深圳样板”。

潮平岸阔风正劲,扬帆起航正逢时。

深圳速度发展加持的深汕合作区,正在开启新篇,擘画未来。

选择深汕,就是选择深圳的未来。

采写  南都记者  蒋奇政

编辑:蒋奇政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