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女子先接假流调电话,再遇假警察!真民警赶在转账前劝阻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2-11-03 12:01

11月3日,南都记者获悉,近日湛江市经开区硇洲镇的刘女士接到一通自称是某地疾控中心的电话,被告知成了“密接者”。幸好被反诈中心及时预警,随后民警上门劝阻,才让刘女士避免了财产损失。

近日,一名自称某地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男子打电话给刘女士,说她曾到过长沙市某医院,接触过当地一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不可能,我这几个月一直待在硇洲镇!”刘女士急忙澄清。对方说刘女士必须向长沙市辖区派出所报案,提供不在场证明,随后把电话转接给当地派出所的“公安民警”。

电话的“民警”让刘女士亲自过来报警,如果来不了,则要下载指定软件,通过视频聊天提供证明材料。进入视频聊天界面,出现一名身着制服的“男民警”,他并不急于和刘女士谈“案情”,反而提出让刘女士拍下周围环境给他看看。当看到房间里还有其他人后,“民警”显得很不高兴,要求刘女士立即把人请出去并关上房门,以保证“警察”办案不被打扰。该“民警”还要求刘女士把手机设置成“拒接所有来电”的模式,并截屏发给他,一再叮嘱:“不接电话,不看微信,排除任何外部干扰。”

就在刘女士通话期间,经开区反诈中心收到湛江市反诈中心下发的预警线索: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正在对辖区刘女士实施诈骗。硇洲派出所接到指令后,立即组织民警拨打刘女士的电话,但其电话一直处于通话状态。民警随后辗转联系上其妹妹,但其妹妹身在外地,一时间也无法及时劝阻。恰好,硇洲派出所之前曾经处理过涉及刘女士的一起纠纷,认识她的同事,民警便通过其同事确认了刘女士正在硇洲镇某村。两名民警一边紧急驱车赶往该村,一边通过电话让刘女士的同事对其开展劝阻。

“您转账了吗?”当刘女士与骗子结束第一轮通话走出办公室后,两名民警气喘吁吁吁地迎上前来。刘女士摇摇头,民警和她身边的同事才松了一口气。

据了解,当时刘女士绑定微信的银行账户里有15万余元,微信零钱里也有近1万元,幸亏民警赶在骗子提出转账要求之前上门劝阻,使刘女士避免了财产损失。

如何辨别真假流调电话公安机关提醒,流调电话基本都是本地手机号或固话,不可能是境外电话;流调电话可以回拨,哪怕回拨后提示占线,诈骗电话基本不可以正常回拨;流调电话会询问身份证号、姓名和行程,但不会问银行卡号;流调人员不会要求下载任何App,更不会发送二维码、链接,索要密码验证码,或者要求转账。

采写:南都记者 韦娟明 实习生 付冰洁 通讯员 邹红艳

编辑:张亚莉,向雪妮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新警察故事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