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吕婧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人才支撑”作出部署。11月2日,中山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施焕东表示,市科技局将坚定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山科技创新工作中落地落实,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紧紧抓住省委赋予中山建设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强烈的使命感紧迫感责任感、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助力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
抓高企既要数量更要质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施焕东表示,中山市科技局将坚定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山科技创新工作中落地落实。
要坚定不移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快发展研发力量,加快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力争研发经费投入年增长10%以上。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增量计划,保持战略定力,抓高企既要数量,更要质量,今年力争实现高企数量超2500家,明年将超2700家;在高企的质量方面,希望规上高企占全市高企数量的比重达到65%,不断提升高企对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率,引领全市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推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中山市科技局全力支持翠亨新区、火炬开发区建设珠江口西岸高端科技创新集聚区和创新发展高地,形成支撑中山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对标湾区重大创新平台,高标准建设中山科技创新园,加快建设中山先进低温研究院,推动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中国检科院大湾区研究院围绕关键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发挥创新平台对实体经济建设的支撑作用。
施焕东表示,要推动中山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应用研究,积极探索前沿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研发;更重要的是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科技支撑,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推动中山经济高质量发展。
力争在省级人才团队上实现突破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凸显了科技、人才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为科技创新指明新的前进方向。施焕东表示,中山市科技局深入落实全市“人才23条”,用好用活创新科研团队政策,围绕中山市重点产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及前沿科技领域,充分发挥各创新平台组建研发团队、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优势,加快培养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力争在省级团队上实现突破。持续推动外国人服务管理提质增效,吸引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到中山工作。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积极借力大湾区的科研平台和创新资源,为中山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良好创新生态对创新发展至关重要。施焕东说,中山市科技局把改革作为关键一招,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行科研攻关“揭榜挂帅”、科技补助“免申即享”,优化科技计划立项评审,为科技创新“松绑减负”,提升财政投入绩效。推进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探索科技项目财政投入与银行贷款、资本投资联动发展,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股权投资支持,重点支持高端人才发起的初创期企业和种子期企业,为中山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插上金融的翅膀。持续开展“送政策到企业”联系服务活动,切实为企业解难题、增信心。
编辑:吕靖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中山:融入湾区创新链条 推动科创水平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