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决定,在全国增设29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广州市黄埔区成功入选。
两千多年前,作为“古港”“良港”的黄埔港,见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如今的黄埔区与广州开发区深度融合发展,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不断增强和展现“窗口”魅力。据统计,2021年黄埔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3264亿元,同比增长17.3%,占广州全市比重超三成,进口来源地包括美、日、韩、欧盟等19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黄埔港。通讯员 贾自豪 摄
雄厚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创新生态,为黄埔区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打下坚实“地基”。“日益成熟的现代化产业格局推动全区进出品贸易高质量发展。”黄埔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企业对先进技术和原材料的需要,对进口的拉动作用日益显著,另一方面,高质量的进口也同步倒逼企业加大研发等投入,不断创新生产经营理念,助推产业升级。
据介绍,目前黄埔区进口产品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原材料和农产品等大类,贸易的“科技内涵”愈发凸显。
以黄埔港为核心,黄埔区正全力推动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鱼珠片区)规划建设,重点发展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数字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产业链环节应用,促进制造业全要素、全流程、全产业链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促进黄埔新贸易创新中心建设。此外,黄埔区还大力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进一步加大广大消费者对优质商品进口需求,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培育新型进口商品消费模式。
就在2021年2月,广州黄埔综合保税区正式通过联合验收,成为黄埔区首个获国务院批复的综合保税区。
黄埔区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保税功能和国际合作优势,建设了科技创新功能区、国际合作平台、供应链管理、保税研发中心等一批适应进口贸易发展需求的创新平台,有效推动各种进口业务的集聚,形成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国际贸易平台。黄埔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湾区优势,将大湾区贸易的一体化、信息化升级提上日程,提升货物通关和流转的效率。
针对国际贸易的多元化、数字化发展等新常态,黄埔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创新进口贸易方式,培育形成进口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例如,联合黄埔海关发挥黄埔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打造广州开发区全球中心仓,推动进口汽车“保税+仓储”综合发展,相比汽车落地完税模式,能够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提高物流分拨的灵活性,缩短到货周期;又如,支持搭建全国最大的物流电商平台、小商品网上物流服务、智慧物流与供应链服务等多个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布局进口市场培养新增长点,助力企业开拓市场,等等。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通讯员 焦婵娟 范敏玲 陈伟升
编辑:莫郅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