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拼手速”团购,没有线下接触,管控多日以来,一个位于城中村深处,住有约1.8万人的社区做到了物资保障基本无虞。
10月30日,广州市白云区嘉禾街望岗西岭社区全域划定为中风险区域。“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的管控措施为社区人员的出行摁下了暂停键。在社区居民不离开所在区域前往商超、市场自选物资,外卖直接上门配送易造成接触风险的情况下,如何做好这部分区域内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
11月3日,南都记者在西岭社区追踪生活物资配送的全流程,并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居民可通过在线下单,中转站按网格分配,网格员运输到格,绿码人员错峰取物,红码人员“送货上门”的措施,确保社区居民生活物资的供给。
一名绿码居民正在领取在线订购的物资或外卖。
居民拖板车取走丰富物资,红码人员享“送货上门”服务
中午12时许,南都记者来到了位于望岗西岭社区007网格的物资领取点。此时的物资领取点刚刚完成了一批物资的卸货,只见网格员们按照物资订购人所属的街巷,有序地在分类摆放。待这一批次的物资整理完毕后,网格员便在微信群上通知每条街巷的居民,告诉他们可以按照顺序下楼领取物资了。
物资的内容多种多样,虽每份订单的购买量不是很大,但从最基本的米、面、肉类、青菜,到各式的饮料、零食应有尽有。南都记者留意到,有一份订单当中,购买了油麦菜一斤,土豆两个,鸡翅一盒八个。
在一旁的铁架上,甚至还有好几份外卖,包括有麻辣烫、酸菜鱼、水煮肉片、煲仔饭等。南都记者隔着手套触摸了其中一份水煮肉片的包装盒,这份外卖还是热乎的。而一旁的工作人员也细致地对外卖包装进行了重新消毒。
整齐摆放在货架上的配送物资。
也有居民利用线上平台进行了大采购,一次性购买了足够应付几天的物资。007网格居民黄女士买的物资足以装满一台板车。她对南都记者表示,自己家中一共三个人,除了两位大人以外还有一个不到一岁的孩子。
“疫情之下,确实需要在家里存放一些食物,毕竟‘家有粮心不慌’,例如这次就买了不少耐放的土豆。”黄女士表示,目前家中物资情况稳定,许多食物对于大人来说足够吃一段时间,但自己的孩子情况较为特殊,由于过敏体质,孩子对食物有要求。“既然线上下单还比较便利,我们还是缩短每次采购的间隔时间,尽量让孩子吃上新鲜的食材。”
黄女士购买的一板车物资。
不过,网格所有的五条巷子当中,有多达96栋楼房,楼中仍有一部分因红码而居家隔离的居民。据西岭社区007网格长、白云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罗春明介绍,对于红码隔离人员,则由网格员们采取“送货上门”的措施,确保网格内每一位居民都可以拿到他们订购的物资。
网格员为红码居家隔离人员送外卖上门。
在穿戴好全套防护服后,南都记者跟随网格员黄炜、张健豪将两份外卖和两物资送上十六巷的几户红码人员家中。穿过昏暗的小巷,用时不到五分钟就完成了配送。当南都记者一行人送完最后一份外卖转身下楼时,听见房内的年轻人兴奋地说道:“太好了,今天又可以吃上酸菜鱼了。”
中转仓分拣物资,“三蹦子”撑起配送大梁
007网格物资配送点紧靠着西岭社区沟通外界的一条小路——西岭路,成为了西岭社区接收外界物资的一条咽喉要道。这条小路宽约数米,有居民向南都记者表示,若是在平时,两台小轿车在路上相向而行时都需要小心翼翼,“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而管控之后,高大的水马墙、防护服脱衣间、医疗垃圾回收桶等临时设施让这条道路更拥挤了。
罗春明告诉南都记者,居民每日从平台下单以后,所有物资只能由平台骑手送到外围的中转仓,再由各网格的工作人员将物资转运进网格,而在狭窄的道路环境下,每个网稿的运输多数依赖人们口中常见的“三蹦子”(电动货运三轮车)。正是这些“三蹦子”每日在西岭路上穿梭无数次,将一车车居民所需的物资从中风险区外的中转仓运回所属网格当中,成为物资运输链条当中重要的一环。
工作人员将物资从“三蹦子”上卸下,然后放置在网格的物资领取点。
下午三时许,等到又一批物资在007网格卸下后,南都记者跟随该网格的“三蹦子”来到了西岭社区外围的望岗工业三路物资中转仓。此时中转仓内身穿隔离服的工作人员已经奋战了6个小时。他们指引平台配送的骑手们按照将生活物资根据所属网格将其分类,并整齐摆放在货架上。紧接着他们再将物资装到每个网格专属的一台电动三轮车上,桶装水、饮料等硬包装物资在下,蔬果、鸡蛋等尽可能放置在表面,以免被压坏。很快,车后的货斗塞满了货物,“三蹦子”便再度发车将下一批货物送进中风险区内。
平台骑手正将物资送入中转仓各个网格的货架当中。
据嘉禾街社建办负责人胡慧发介绍,西岭社区内有居民约1.8万人,社区内没有菜市场,管控措施实行后唯一的物资获取渠道就是通过线上订购。为做好管控期间居民生活物资的保障工作,街道与朴朴、美团买菜、阡阡供应三家平台进行合作,居民可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下单。下单时需按照指定格式注明所在楼栋详细住址、所属网格和联系电话,方便进行配送。胡慧发表示,中转站每日接收的物资大约有7500单,总重超过了25吨。
“线上下单再通过转运配送的形式,得益于我们片区内有多个平台的配送仓。”据胡慧发介绍,美团买菜、朴朴等平台在望岗区域均有设置配送仓,距离中转仓的平均距离也只有不到2公里。“线上订购物资的好处不仅在于方便了中风险区域内群众获取物资,同时避免了因线下采购带来的聚集风险。”胡慧发说。
提升商品备货量与人力储备,保障订单供应稳定高效
物资配送的高效与便捷,不仅需要充足的货物库存,还需要足够的运送力量与合适的运输距离。作为西岭社区居民物资配送的上游环节,位于社区附近的平台配送仓是如何应对风险区内居民的物资需求?
下午4时许,根据地图指引,南都记者从中转仓步行来到了位于约1.6公里外的美团买菜嘉禾望岗2站配送仓库。这是骑手绕行低风险区域的路程。实际上,该站点离西岭社区的001号网格仅有几百米的距离。
在站点门口,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一台冷藏卡车在门口停下,搬运工正从货厢中卸下大量的新鲜蔬果运往仓库当中;在门口向里望去,货架上有序地堆满了肉蛋粮油等物资,一旁的水缸内还养着鲜活生猛的水产品。仓库工作人员手持订单麻利地从货架上取下订单中所需的商品,随即全部装袋放在仓库门口待骑手前来取货。
美团买菜嘉禾望岗2站内,工作人员正在打包订单上的货物。
据站点负责人李盛辉介绍,该站点主要服务于周边的西岭、望北、科甲等社区,甚至包括西面均禾街罗岗村的一部分,疫情来临后,站点的服务压力骤增。“相比日常而言,疫情期间我们的订单量上涨了约两倍左右。”李盛辉表示,订单量增大的同时,不少订单当中购买的货物量也比平时大不少。
加大备货量,增派更多人手,这是站点做出的应对措施。李盛辉表示,面对疫情期间的物资需求量上升,站点加大了商品备货量,将商品备货量提升到了日常的3倍左右;而为确保配送能高效率地进行,站点从其他区域调动部分全职和兼职人员,使人力储备达到了原来的两倍。
南都记者还在现场注意到,每位骑手在拿到配送到风险区的货物时并没有立刻出发,而是给顾客打去电话,将订单目的地所属网格和具体楼栋门牌号进一步确认才会启程前往中转仓。
“根据要求,风险区的订单会根据街道提供的指引,按照指定格式填写收货人地址。”李盛辉告诉南都记者,开始时有不少居民并没有按照街道的指引正确地填写收货人地址,如果收货人地址填写有误,货物容易在中转仓被错误分配到其他网格当中,导致在线下订单的居民无法及时拿到物资,同时物资跨网格转运还会徒增防疫的风险。因此要求骑手在出发前务必与收货人取得联系以确认收货地址。
李盛辉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全力保证市民们需求量比较大的米面粮油、果蔬生鲜及肉禽蛋奶等商品。“一线工作人员正在全力分拣和配送,部分订单可能会出现配送延迟的情况,也希望市民们能够谅解。”
采写:南都记者 陈卓睿
摄影:南都记者 何玉帅 陈卓睿
编辑:陈卓睿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抗疫一线 广州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