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打安全牌?本田e:N2 Concept概念车亮相进博会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汽车
原创2022-11-07 20:41

于2022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又一次成为全球各大企业厂商争相展示新品、绝活的“大秀场”。

在前四届进博会上,参展企业发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超过1500项,累计意向成交额达2700多亿美元。而今年的进博会吸引了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达284家,数量已经超过上届,回头率近90%。

20221106本田概念车230.png

在本田Honda的展区,象征着e:N品牌第二弹产品量产方向的概念车e:N2 Concept迎来了全球首秀。充满未来感的利刃造型、简约清爽的内饰设计、刚柔并济的对立美感,吸引了众多观展者的目光。

据介绍,这款全新概念车型完全由中国年轻精英团队研发,团队成员身处全球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前沿市场,且熟知中国消费者需求,因此打造出了这款既具有沉浸式空间体验,又能不断拓展Honda EV动、智、美价值,为用户提供触动五感驾趣体验的新锐车型。

20221106本田概念车449.png

本田e:N2 Concept搭载了纯电动车专属的智能高效纯电架构“e:N Architecture F”,具有强大的全场景电控运算能力,响应迅速,能轻松应对各种驾驶环境;精细的底盘调校,既保证了舒适性,又能准确反馈驾驶者的每一次驾驶意图;全栈智控生态系统e:N OS融合数字座舱,则利用先端智能技术充分调动并延伸人的感知,以丰富的感知交互体验,让车成为人的亲密伙伴。

而作为“防范事故于未然的主动安全技术”以及“减轻碰撞伤害的被动安全技术”的先驱,Honda多年以来对安全的追求也在这款新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全面升级的安全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超感Honda SENSING 360”,应用了Honda在L3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中积累的大量知识和经验,并与中国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和资源有效整合,通过前视感应摄像头和5个毫米波雷达,实现360度的周围感应,监测范围和识别精准度大幅提升。

比如“穿行先知”功能:可以监测到前方穿行时速90km/h以内的车辆,在视野受限的交叉路口,当监测到前方穿行车辆接近时,会及时发出警示音,向驾驶员预警潜在的碰撞风险。

20221106本田概念车927.png

“变道后卫”能在驾驶者试图变道时,监测到相邻车道侧后方接近的风险车辆并发出警示。如果在提醒后驾驶者仍然试图变道,系统会辅助操控方向盘,柔和自然地将方向转回原路线。

20221106本田概念车1011.png

“防撞智护”则可以通过侧角雷达感知从侧方接近的行人,用前视感应摄像头追踪行人,在有碰撞风险的情况下,自动实施制动。此外,还可监测对向来车和横向来车,进一步降低交叉路口碰撞风险。

据悉,该系统将率先搭载于今年冬季上市的全新CR-V和皓影(BREEZE)车型,并将于2030年前完成在全系Honda品牌车型上的搭载应用。

与此同时,将于2023年春季开始导入应用的全新一代Honda CONNECT智能网联化技术,也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用户大数据分析,与安全超感Honda SENSING 360协同互联,及时规避风险,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

在这次展台上一同亮相的,还有Honda e:N首款纯电产品e:NS1、二轮领域的跨界合作电动自行车“素-MS01”等电动化产品。就如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取缔役兼代表执行役社长三部敏宏所介绍,本田将在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全价值链领域加速推动各项电动化举措,进一步扩展e:N产品矩阵,到2027年将陆续投放10款纯电动车,以及各种“充满乐趣的e:N产品。”

在燃油车企的行业话语逐渐被市场消解的当下,以本田为代表的传统车企们,一直在电动化转型上经受着审视的目光。有观点认为,这些车企过去的技术、产业体系,或许会为转型之路带来壁垒。

然而,本田的转型决心还是显而易见的。2021年4月,原本田研发部门主管三部敏宏出任公司首席执行官一职,他上任后就立即发布了“全面电气化”的目标:纯电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在全球市场销售比例在2030年达到40%、在2035年达到80%、在2040年达到100%。

从2017年开始,本田Neuv微型自动驾驶纯电通勤车的发布、推出首款大批量投产纯电动车型Honda e、成为最早将L3级自动驾驶投入量产的汽车制造商等动作,就已经显示出该品牌从HEV到PHEV再到EV的发展路径。许多人或许不知道的是,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本田就已推出过第一辆电动汽车。二十多年后,这家企业又站到了新能源时代的赛道上,这次它能否再次发力,值得期待。

南都·湾财社记者胡雯雯

编辑:李美钰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