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生日之际,2022年第四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如约而至。11月11日起,凉山西昌将因戏剧再度沸腾。今年戏剧节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部精品剧目将倾情上演,另有多场形式丰富、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围绕戏剧节展开,大美凉山将敞开怀抱,用东方国潮戏剧向世界展示凉山之美、四川之美、中国之美。
人文净土即艺术沃土
翻开凉山文化的发展史,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奠定了凉山文化华丽转身的基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增强了凉山打造四川省文艺副中心的底气。
“民族歌舞,北看延边,南看凉山。”《人民日报》曾以“凉山一枝花”为题,盛赞凉山歌舞。作为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这里保留了世界上最为传统的彝族文化。从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彝族撮泰吉到近年来民族歌剧《彝红》《听见索玛》等大量文艺作品的不断涌现,灿烂多样的民族文化,为戏剧在凉山生根发芽提供了丰厚的艺术土壤。西昌建川电影博物馆聚落、建昌古城、唐园等一大批文旅项目扬起了五彩凉山文旅发展的风帆,文旅产业和事业再谱新篇。
“戏剧活化石”撮泰吉表演,2019年
无论人文还是自然,大凉山本身就具备“诗与远方”的先天魅力。凉山各级政府在文化上的努力和探索,更是为戏剧节诞生在凉山创造了茁壮成长的后天条件。濮存昕、李亭、廖昌永、吉狄马加、阿来、钱文忠、王晓鹰、黄定山、郝戎、任冬生、李伯男、赵淼、谭维维、阿云噶等二十五位中外艺术家和文化学者共同发起的大凉山国际戏剧节,让世界戏剧和大凉山的传统文化融合,让戏剧和大凉山的山水自然融合,让更多社会大众能够参与到戏剧中来,戏剧即生活。
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开幕现场,2019年
山水和艺术互为一体
本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将在“火空间”金鹰大剧院、《阿惹妞》实景剧场,“水空间”山海剧场、月剧场和“木空间”谷剧场、听涛小剧场,全面升级的三大展演空间多个演出场地同步进行演出,让自然山水和人文艺术互相交融,合为一体,带给观众别样的戏剧氛围。
本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充分依托大凉山独有的自然风光、人文风貌与民族风情,强调“天然的舞台、自然的样态”属性,传承“山水即舞台”理念,准备了十余种表演艺术门类、数十项丰富活动及精彩演出。展演剧目涵括了话剧、亲子剧、独角戏、交响诗、音乐剧、舞台剧、舞剧、多幕剧、跨界影音现场等多类别的20多部剧目。值得一提的是,由西安演艺集团、西安话剧院出品话剧《狄仁杰之月夜金魂》,将在本届戏剧节进行全国首演。
彝族的朵洛荷表演,2020年
与此同时,豆瓣及大麦评分均高达8.9分,展现女性力量,将中式美学与现代元素结合的“话剧九人”作品《春逝》;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话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的话剧《每一件美妙的小事》;凉山文旅集团为本届戏剧节定制出品的话剧《隔离2》;交响诗《这个世界的欢迎词》;大凉山原生歌集《赶集》等众多主题丰富、风格各异的演出将在多个演出空间交错登场,让戏剧的多样魅力得到充分展现。
“云上戏剧村”的艺术陪伴
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将在本届戏剧节成为可能。
戏剧的边界从来不会被空间时间所限,为充分展现戏剧盛宴全貌与精彩瞬间,让更多人群更直观地感受凉山的风土人情、戏剧节的各项精彩,本届戏剧节期间,凉山文旅集团将以“互联网+戏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五彩云霞云上戏剧村,让观众实现足不出户即可多角度观看演出,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与各界名家、各种演出、各类活动“亲密接触”。
沙滩上的交流,2020年
据悉,五彩云霞云上戏剧村以大凉山山水手绘为视觉呈现,立足戏剧展演、戏剧论坛、戏剧孵化、戏剧教育、戏剧生活、戏剧文创、戏剧旅游、戏剧影视等八大内容支点,结合当下社会发展趋势,进一步将大凉山国际戏节的品牌进行延伸和拓展。
在云上戏剧村,观众可以体验视频推荐、课堂分享、高清播放、演播社交等多种功能,还能实现个人信息的个性化设定及管理。在这里,只需要花费“1元”购买数字村民证,成为戏剧村的“村民”,参加今年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的限定活动。
“在云上戏剧村的打造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平台相关负责人认为,基于互联网开辟的云剧场、云演出等云演播形式,不仅为舞台艺术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也为艺术的普及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渗透和最大范围的覆盖。在他看来,不论形式如何,优质内容永远是演出成功的关键。
本届戏剧节上,将有多部优质精品剧目在线上平台进行展演,如北京人艺出品演出、蓝天野最后一部导演作品《吴王金戈越王剑》,以及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经典戏剧·上话重绎”系列的当代话剧《伽利略》、“弃医从戏”后在戏剧上屡获殊荣的米哈伊·马尔玛利诺斯导演剧目《厄勒克特拉》、展现当代青年与“同龄”前辈跨越时空对话的舞台剧《浪潮》等剧目。大凉山云端送戏,为全年龄段的戏剧爱好者奉上丰盛的视听盛宴。
南都记者朱蓉婷 实习生曾嵘
编辑:朱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