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个水稻无人农场!无人驾驶收获机效率是人工的100倍

南方都市报APP • N视频
原创2022-11-12 17:43

2020年,为探索解决“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难题的途径,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农村科技特派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及其团队于广东创建首个水稻无人农场,实现了水稻生产耕、种、管、收全程无人作业。11月11日,N视频直播走进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与罗锡文院士一起感受无人农场里的智慧农业。

水稻生产耕收全程无人作业

“耕牛退休、铁牛下田、农民进城、专家种地…”,这是罗锡文院士描绘的未来农业新图景。“智慧农业”,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国外提出的“精准农业”,罗锡文认为,智慧农业是依托生物技术、智能农机和信息技术,能够实现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和智慧化管理四大功能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而无人农场是实现智慧农业的重要途径。

在这场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的“无人农场”直播中,分别呈现了无人驾驶水旋耕作业、无人驾驶水直播作业、无人驾驶旱旋耕作业以及无人驾驶收获作业。在无人驾驶收获环节,2台无人驾驶收获机和1台无人驾驶运粮车协同作业,全面地呈现着智慧农业中的精准化作业功能。这个环节中的无人驾驶主从导航收获系统,由无人驾驶收获机和无人驾驶运粮车组成。无人驾驶收获机接到指令后,进入田块开始收获水稻,粮仓快满时立即向运粮车发出指令,在地头等待的无人驾驶运粮车收到卸粮指令后自动行驶至指定的卸粮位置。

图1.jpg

无人驾驶收获机与无人驾驶运粮车。

“大家可以关键注意一下收获机在这个路口下田的动作,两台收割机共用一台运粮车,这个技术我们今天第一次在这里演示”,在等待收获机驶入田里的过程中,罗院士介绍道。而他也表示,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研究,继续提高无人驾驶作业效率。

“开直播机的老头儿”的稻田情怀

罗锡文院士微信名叫“开直播机的老头儿”,微信头像是一张他与第一代水稻直播机的合影留念。在2020年中央电视台《开讲啦》的节目中,罗锡文院士曾说“为什么我要用这个微信名,让大家记住,谁要开直播机就找我罗锡文!”说起这张微信头像的故事,罗院士说“我最喜欢这张照片,我经常用这张照片和我的学生交流,你要搞农业机械就一定要下田,到今天就算是无人驾驶,你还要到田里走一走,踩在泥巴里面,才知道以后的无人驾驶机器怎么才能设计得更好。这叫做脚踏实地,踩在泥中”。

图2.jpg

锡文院士和他的第一代水稻直播机。

从2003年罗锡文团队开展农业机械导航及自动作业关键技术研究,到2020年广东首个水稻无人农场的建成,罗锡文院士及其团队一直在践行着对于农机事业的坚守。在N视频直播过程中,罗院士在给大家介绍各项环节的同时,时刻提醒着团队成员注意无人驾驶机器的出库时间,以及无人驾驶机器在不同干湿程度的田地里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情况。

“过去一个人一天可以割半亩地,而今天我们这个收割机大概一个小时可以割6亩地,那就是人工的100多倍了。今天你们看到的两台收割机同时向一台运粮车卸粮,这在中国在世界都是第一次,将来我们还要进一步实现把粮仓做大一点,可以实现三台、四台收割机同时在地里收,甚至不同地块的也可以互相配合。在这之后,我们准备启用两台旋耕机同时旋耕种油菜,到时候请你们看油菜花”,罗院士对现场的记者们说。

已在全国13个省建立26个无人农场

华南农业大学增城教学科研基地的这个全国首个水稻无人农场,于2019年筹备,2020年正式启动,如今已经是启动的三个年头。在N视频直播中,罗院士说,这次的无人农场演示是为了向大家做一次成果的汇报与交代。

2021年,这座水稻无人农场的早稻收获很好,广东丝苗米19香产量达662.29公斤。相较于这个品种在当地的平均产量,高出32个百分点。同时,该项技术被推广至全国多个省市及更多国家,目前已在中国13个省建立了26个无人农场。

图3.jpg

无人农场水稻长势

对于无人农场及智慧农业的未来,罗锡文院士及其团队也有着长远的规划。“我们希望在未来能够把国内和国外的机器都改装为无人驾驶机器,我们协助厂家来完成。同时,我们也要根据各省的生产实际情况来制定无人农场的建设方案,我认为这是要不断走不断尝试的,我今年去了贵州6次,就是为了去了解和研究丘陵地形中的小地块机械化,在未来的推广中,我们也要研究10余多种不同情况地块的无人驾驶系统,去不断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而在地形地块的适应性之外,罗锡文院士坦言,人才的培养与技术的普及也是当下工作的关键问题。“这也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现在的推广基本要靠师生去到现场实地指导,在未来有没有可能研究出一套系统,让农民可以将田地位置定点输入计算机,点击启动机器就可以开始作业。向农民普及智能技术,在当前还是有难度,使无人驾驶真正成为一种生产工具,至少还要在十年之后,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我们一直在努力”。

出镜/采写: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 彭雨欣

摄像:实习生 李焕





编辑:陈蓓蕾

16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