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内外的“接力跑”:骑手变身志愿者,除了外卖还送煤气罐

南方都市报APP • 政商数据
原创2022-11-15 18:55
logo.jpg

广州海珠区南洲街道后滘村内,物资“接力”近期每天都在上演。饿了么骑手张海华正在将一大袋生鲜物资转交给了网格卡口处防疫工作人员,不久后,这批物资将由网格内的“志愿者”接力配送至市民手中。

另一边,在后滘村管控区内,美团骑手黄学俊已经担任志愿者十余天,他在志愿者小分队中负责统筹和配送工作,力保将物资接力配送到各个网格处,打通“最后一公里”。

11月14日,广州市海珠区副区长苏明庆在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海珠区持续加强生活物资调运与市场供应,提倡使用“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模式,提高物资递送效率,最大限度满足市民生活需求。同时,为了解决运力瓶颈,各大生鲜买菜平台也都在尽全力协调运力,保障供应。

骑手就地转为志愿者“接力跑

11月15日一大早,饿了么骑手站点负责人黄向前在到达沥滘牌坊附近的物资分发点后,就开始组织骑手分拣货物。“海珠防控升级后就不能进村了,直到12日设立了这个分拣点,我们打通了‘接力跑’才恢复了物资配送”,他表示。据了解,“接力跑”,是指货物先运到网格外分拣,再由网格外的骑手送到不同的网格区域。

网格外.png

在网格外分拣物资的骑手。

而张海华就是那个“接力跑”的第一棒,从沥滘牌坊的“分拣点”领取货物后,张海华需要把货物送到了离分拣点2公里外的 “网格卡口”。在这里,防疫人员会登记收货信息,并将物资交给负责“第二棒”的骑手李泽明,由他把物资配送到指定的网格区域。

“我们有8个同事做了‘志愿者’,物资进入网格后都由我们配送。” 李泽明介绍,从10月30日后滘社区划定为临时管控区,实行“人不出区、错峰取物”防控措施后,他和其他8名饿了么骑手就地成为“社区志愿者“,“除了外卖,我们还给居民们送过大米、煤气罐。”

美团骑手黄学俊已经在南洲街道后滘村管控区内担任了十余天的志愿者。他透露,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后滘村人,对区域内的邻里街坊都比较熟悉,于是主动请缨加入了骑手志愿队帮大家派送物资,尽一点绵薄之力。据了解,目前后滘村已有16名骑手组成志愿者小分队。目前,黄学俊在队中负责统筹和配送工作。骑手志愿者们每天骑上电动车,穿梭在管控区内的巷道里配送物资。

送菜之余解决关键用药问题

总体来看,近几天商超类的订单量如预期般骤然增多,饿了么方面透露,他们的“全能超市”业务也对应也增加了果蔬肉禽、粮油米面、个护母婴、酒水饮料等多种民生物资商品的备货。在荔湾区跑单的饿了么骑手陈代建从10号开始就成了中山八路华润万家超市的驻点骑手之一,仅11月13号一天,他就送了几十单物资外卖,“这几天超市的订单增长很快,站长把我和其他几名骑手分批派到了超市,有时候店里来不及打包,我们还会帮忙“,他透露。

除了常规的买菜配送,管控区内许多居民的药品配送则是更为关键的问题。据悉,为解决管控区域内居民买药问题,当地街道办与美团外卖携手,通过在管控区内外招募骑手志愿者的方式,解决药品从管控区外到居民家中的难题。

美团骑手周京添和王建平近些天都会在海珠区广州大道南名粤广场的卡口处,按时将药品传递给管控区内的志愿者。周京添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他们两人每天都会在管控区外的固定地点驻守,相关部门将居民所需的药品用卡车运送到该地点,再由骑手志愿者送到管控区卡口,卡口志愿者将其送到对应居民家中。“从驻点送往各个卡口,大多距离两三公里,他很快就能送到。其中以中药为主,很多是熬制好、用密封袋装好的中药药剂。“

美团药.png

外卖骑手周京添正在配送药品(陈岁丰摄)

另外,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此次广州疫情防控期间,管控区内“最后一公里”的畅通度明显有所提升,这也是对于此前“战疫”经验的有效积累。饿了么公共事务华南副总监李彩萍表示:“今年4月白云区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就尝试过‘接力跑’模式配送。所以这一次到后滘社区复制,已经是轻车熟路。后续我们还会继续与周边的西滘、龙潭、大塘等区域继续拓展‘接力跑’模式,保障市民的物资供给。“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徐冰倩

编辑:甄芹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