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 孙小鹏 通讯员 刘文琴 林伟吟 黄睿 11月15日晚,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支援方舱医院医疗队”出征仪式在南院区逸仙楼前举行。据悉,在接到派遣医疗队的任务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各科室医生、护士第一时间自愿报名,队伍迅速组建完毕。该队伍将单独接管一个新建的2500床方舱医院,用于开展新冠肺炎感染者医疗救治和护理工作。
闻令而动,“疫”路先锋们再出发
15日21时,后勤部、药学部分工明确,将一箱箱的防护服、口罩、测温仪、消毒凝胶、试剂管、采样棒等物资成套整理,为支援方舱医疗队队员备齐物资。随后,359名队员登上大巴出发,前往方舱医院。
据了解,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支援方舱医院医疗队的队员来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耳鼻喉科、妇科肿瘤专科、儿科、麻醉科等多个科室,形成了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多学科医疗救治团队。其中,有不少队员多次冲锋在抗疫最前线,曾支援湖北、香港、海南等地抗疫以及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救治及大规模核酸检测,有着丰富抗疫实战经验。
得知医院组建支援方舱医院医疗队,不少党员同志踊跃报名,冲向“疫”线。“我报名,我之前多次带队参加支援,也比较有经验!”该院骨外科教职工李玉希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并表示“定全力以赴,坚决完成任务,不辱使命”。
11月16日是队员艾亮的生日。在出征前,艾亮的儿子为其画了一幅画当生日礼物,并来到现场送给爸爸。画中写道:“听说明天您要到另外一个医院去消灭病毒,可能要过好久才能看见您了。如果有和我一样大的小朋友,要告诉他们,要勇敢,不要怕,一起战胜病毒。我会好好学习,等您回来……”
有多次核酸采样经验、被称为“疫”线“老兵”的艾亮表示,在这个“特殊”的生日里,能和队员们一起度过,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同时还感谢家人对医护工作者的体谅。
以患者为中心,将方舱医院分成四个病区规范化管理
记者了解到,这支支援方舱医院医疗队,由医院副院长姚和瑞教授担当领队,共有医生53人、护士250人、后勤保障人员56人。
姚和瑞表示,结合工作实际,医疗队将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将方舱医院分成A、B、C、D四个病区进行规范化管理,切实保障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同时,舱内也将开展适合的文体活动,例如带领患者进行八段锦等康复锻炼,同时进一步加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健康宣教,用细心、爱心、责任心去温暖患者,增强抗疫必胜的信心。
面对防疫任务,医院临床与职能部门前后方联动,调动一切力量、团结一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中,医务部、护理部等部门组织调度、选派人员,共派出56名后勤保障人员。他们将全天候、全方位、全闭环投入方舱医院的战斗中,全面承担起方舱医院的餐饮保障、患者转运、安全保卫、物资配送、环境消杀等重任。
据悉,当前广州疫情防控工作处于最吃劲也是最关键的时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积极响应上级工作安排,安排医护人员奔赴疫情防控一线。10月22日起,累计派出超7016人次支援广州各区大规模核酸检测任务;同时,位于海珠区盈丰路的南院区承担“红码定点医院”职责。
摄影:南都记者 孙小鹏 何玉帅(部分为通讯员提供)
编辑:孙小鹏,游曼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