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委回应关切:让外企敢投资,“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南方都市报APP • 察时局
原创2022-11-17 13:29

11月15日,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和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共同举办的中共二十大精神宣介会在京举行,会议回应中外企业界关切,共话中国发展新机遇。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秘书长赵辰昕,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盛秋平作宣介解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郭卫民主持宣介会。

郭卫民在开场主持词中介绍,宣介会的主题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目的是帮助中外企业界及时深入了解和把握中共二十大的精神和决策,助力广大企业,特别是在华外资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发现新机遇,拓展新业务,共谋新发展。”

宣介会上,赵辰昕重点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辛国斌就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盛秋平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吸引外资进行介绍和重点解读。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外界有关“中国把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在开放上搞收缩”“中国的科技自立自强是闭门造车”“中国不再欢迎外资”等错误认识和理解误区,三部委官员从各自负责的领域进行释疑,详解中国一系列支持外资政策和投资鼓励方向,让外企敢投资中国,“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

微信图片_20221117114608.png

11月15日,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和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共同举办的中共二十大精神宣介会在京举行。

谈构建新发展格局

不是“在开放上搞收缩,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党的二十大作出的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战略判断。宣介会上,赵辰昕重点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解读。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就如何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赵辰昕说,“我们注意到外界存在一些不同程度上认识和理解的误区,我认为要把这两句话放到一起来理解,全面、辩证、联系实际,结合形势来看:不能只看前半句,认为中国把国内大循环作为主体,‘在开放上搞收缩,搞自给自足’这都是误解。也不能只看后半句,不顾发展环境条件的巨大变化,刻舟求剑,固守两头在外。”

他指出,要把握好三个是和三个不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面对现场的在华外商等企业,赵辰昕也问他们,“我不知道这个话讲清楚没有?”

面对当前日趋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全球疫情反复以及跨国投资疲软等新情况新问题,中国在加大鼓励外商投资力度、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优化外资企业服务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实招硬招,外商在华投资取得了稳中有增、稳中提质的明显成效。赵辰昕表示,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下一步我们将在持续深化商品、服务、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动型开放的同时,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的开放。”

微信图片_20221117114615.png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作宣介解读。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郭卫民主持宣介会。

谈科技自立自强

不是“闭门造车,要形成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近年来,有一些国家推动经济、科技等领域与我们‘脱钩断链’,构筑所谓的‘小院高墙’,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也有声音认为,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主动与发达国家乃至世界也‘脱钩’,‘闭门造车’?”对此,赵辰昕也回应指出,这也是严重的误解。

“我们始终认为,世界绝不会退回到相互封闭,彼此分割的状态,开放合作仍然是历史潮流。互利共赢依然是人心所向。”对此,中国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的生态。“这是我们的态度。”赵辰昕说。

在谈到如何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时,辛国斌指出,有七项工作必须抓好: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以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统筹优化制造业区域布局,不断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建设现代化的信息基础设施。“我们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完善创新体系,强化高水平科技的战略支撑,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微信图片_20221117114620.png

会议现场。

谈外资投资方向

引导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环保节能等领域

“中国有14亿多人口,有4亿以上中等收入群体,已形成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对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巨大需求将不断释放。中国拥有1.6亿户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这将成为中国制造市场活力的重要支撑。”辛国斌表示,中国新型工业化以创新智能、绿色低碳、集约高效、开放共享为主要特征,将深刻推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变革,为人类探索工业化道路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并为世界各国企业带来巨大机遇。

“对外开放是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辛国斌介绍,目前中国已是世界货物贸易的第一大国,利用外资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也居世界第一位。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过1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48.6%。

谈到外资的投资方向,辛国斌指出,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将更加注重扩大进口,引导更多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投向中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吸引全球创新资源和产业要素参与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座的都是世界500强企业,多年深耕中国市场,世界各国企业完全可以坚定在华长期发展的信心。”

谈外资市场准入

“中国不欢迎外资是错误观点,外企进出口总额占全国3

“2021年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压减至全国31条,自贸试验区自贸港27条。制造业基本开放,金融、电信、医疗等服务业稳妥、有序开放。”会上,盛秋平举例子说,像华晨宝马,在取消50%股比可以投资建汽车厂的背景下,加大了在中国的布局,在沈阳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宝马工厂,特斯拉最大的生产基地在上海。此外,环球影业、迪士尼文化旅游项目纷纷涌入。包括金融、证券、保险,都是在这几年开放的过程中进入中国市场。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离不开更好引进外资。“当前,一些不了解中国的国际智库发出错误的观点,称中国新发展格局就是‘搞封闭的内循环’‘中国不再欢迎外资’。”对此,盛秋平用数据和事实进行阐释。

盛秋平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引进外资规模不断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去年实际使用外资达到了1809.6亿元,较2012年增长49.5%,外资企业占市场主体约2%的比重,带动4000万人的就业,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1/12,贡献了我国1/6的税收,2/5的进出口,为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调查,90%以上的外资企业主要面向中国市场。据海关统计,今年1-9月全国外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总额的33.5%。近年来,外资企业在华总体经营稳定,发展良好,去年外资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保持着14.8%和21.1%的增长。“外资企业是中国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载体,无论从哪个方面,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都是离不开更好引进外资企业的,这一点请大家放心。”

会上,盛秋平以进博会上拜耳集团带来的最新研究成果矮杆玉米为例,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更好引进外资。“外资企业在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绿色环保等中国重点发展领域具有相对优势,我们欢迎大家加大投资,带动人才、资本、技术集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发展,共同分享中国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

回应半导体和平台企业等问题

让外企决策层更加全面了解、看好、投资中国

当前,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们希望广大的在华外资企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讲好中国故事,让总部决策层更加全面的了解中国,看好中国,投资中国,这是外资企业融入双循环的需要,更是抓住三个机遇,实现共同发展的需要。”盛秋平说。

在宣介会的问答环节,默克的公司代表提问中国如何鼓励半导体新兴战略行业外资企业开展对华合作,对此,辛国斌先介绍了基本情况和判断。“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重要窗口期。”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集成电路市场,大概一年全球有一半左右的芯片都流入了中国市场。此外,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规模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到2021年国内集成电路企业的销售收入首次突破了1万亿元。“2020年国务院发布了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对支持集成电路,半导体企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很全面,很系统。”他表示,工信部后续会认真抓好政策的贯彻落实。

Intel英特尔的公司代表提问外企如何参与中国制造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确保“外企敢投”。赵辰昕指出,我们在努力做好优化投资环境的工作,不断的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实施,强化产业规划,用地,环评,能耗等支持和保障;加强投资服务工作。“很多外资企业关注现在人员流动的问题,这方面我们正在落实关于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20条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现在进一步想办法便利国际商务人员的往来,这都有实质性的一些举措。”

针对美团的公司代表有关数字经济助力平台企业发展的提问,辛国斌提出了几大方向,包括鼓励线上教育、远程医疗、智慧矿山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推动数字产业集群的发展;鼓励平台企业去做技术上的创新和研发,拓展新的应用场景;鼓励发展像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的重要要素和业态;还有一个确定的方向,是数字乡村建设。“相对于城市丰富的应用场景,农村怎么去推进发展?去创造什么样的业态模式,服务农村建设,这方面还是特别重要的。”

盛秋平补充道,平台企业要形成良好的生态。“依托平台的从业者,有几百万的餐饮企业,快递小哥,还有大量的消费者。要形成一个让大家都能够得益的生态,这样平台企业就会不断的往前发展,而且蛋糕也会越做越大。”


采写:南都记者 陈秋圆 发自北京

图片: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提供

编辑:梁建忠

11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