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发现“最初的湾区”,打卡南海大地艺术节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佛山
原创2022-11-18 16:33

“艺术在樵山 — 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2022”由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主办,以“最初的湾区”为主题,着眼于本土文化,讲述南海故事,结合国际经验探索中国创新,采取全域性布局,致力于地域创生发展,是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的首次完整呈现。南海在西樵全域176平方公里范围邀请134位国际艺术家进行在地性的创作,共73件作品,探索文化艺术与乡村发展相结合的中国创新之路。

800x451_6377250174ab7.jpg

《海洋漫步》位于听音湖龙舟广场,是一件27米长的船屋形装置,作品的船体结构收集自岭南地区的残旧古家具与木制建筑残件,艺术家向阳将这些老物件一一拆解、整理、打磨,重新组合。作品承载着艺术家儿时随母亲坐船寻找亲人的记忆,也寓意南海人寻梦起航,向世界探索精神的契合。

800x1200_6377250150655.jpg

爱尔兰艺术家诺曼·穆尼创作的作品《蒲公英》,创作灵感来源于蒲公英的风生种子,在自然的循环协同增效作用下产生无可预测的神奇效应,唤醒了人们与自然之间的亲密感,将大自然的美妙植入到更多人的心中。

800x534_6377250066380.jpg

日本艺术家松本秋则创作的作品《Arinorium在佛山》,以闲置旧蚕房创作了水之屋和风之屋,展现了人与水共存的生命力。

800x1200_6377251125e94.jpg

沈烈毅创作的作品《鱼跃鸢飞》位于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跷跷板与鱼的关系,如同桑基鱼塘里鱼与树,树与塘,塘与鱼的关系,互相交织,和谐共存。

800x535_637725151d5f7.jpg

绘造社创作的作品《大戏台》,将巨大的停车楼装点改造成十足传统的粤剧舞台。该作品是本次大地艺术节中最大的一件艺术作品,既是对粤剧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向生活这座大戏台致敬。

800x451_6377251668eaa.jpg

秋千的摇摆带来了岭南的吉祥祝福,也带来了“高升”的好运。在BAM 百安木创作的作品《高升》中,传统舞狮的形态用新潮的手法表现。

800x534_637725165f9ba.jpg

邬建安的作品《豹猫和它的朋友们》 ,豹猫作为佛山的代表性野生动物,在洪水退去后邀请朋友来到它的故乡,许许多多动物由此出现在这片古村落之中,思考着人类对世界进行的改造。

800x534_6377251991c20.jpg

位于凰岗村,人类的痕迹在这个时刻让位给了自然,让位给了大地上的动植物,一种新的和谐与生机勃勃在这片土地上酝酿。

800x534_6377251a57f6a.jpg

高瑀创作的作品《种植梦之屋》 ,艺术家选择用一种超现实的想象,从这种现实出发,欲图描绘一个少年下田归来,在小屋中小憩的场景。午睡之际,梦开始从头脑中发芽,穿破屋顶,伸向天空,掩映于周围郁郁葱葱的黄皮与龙眼树中。

800x534_6377251aed17e.jpg

艺术家陈粉丸创作的作品《阿墙》,从承载着历史与记忆的建筑现状出发,结合剪纸创作手段,将镂空与勾勒的的行为在太平墟上演。

展览分为3个区域组团,8个分区以及4个观览篇章线索。3个区域组团即:一山一湖之山湖对望、 一岛一墟之江岸相守、三村一园之村田辉映。8个分区即西樵山、听音湖、平沙岛、太平墟、松塘村、儒溪村、凰岗村、渔耕粤韵。4条观览篇章线索即:文明的探访+ 生态的巡礼 + 耕读的智慧 + 美食的回廊。

编辑:郑俊彬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