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路演走出国门,鸠山由纪夫致辞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2-11-19 17:29

11月18日,“读懂广州”日本东京推介活动在日本东京举行。本次活动以“湾区向未来·广州向世界”为主题。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新华社东京分社社长冯武勇、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在线上线下共探机遇、共话未来。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国外文局指导,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支持,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主办。这也是“读懂中国”国际会议首场走出国门的路演活动。

郑必坚:

期待与日本朋友在广州相会、在“读懂中国”相会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在线上致辞中表示,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界疫情叠加共振,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但任何变数都不能阻挡中国以开放的态度与世界交流,同世界分享机遇。日本是中国的邻居,长期以来,中国致力于寻求中日往来的“最大公约数”,扩大与邻为善的合作。

屏幕快照 2022-11-19 下午3.43.51.png

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在线上致辞。

郑必坚还预告,即将举办的第七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将围绕“新时代、新征程、新合作——中共二十大后的中国与世界”主题,继续打造云集多领域国际嘉宾的全球性平台,传递中国理念,同各国朋友共谋发展。

鸠山由纪夫: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我觉得广州是一座非常有潜力、有活力的城市,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构想下。”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认为,与东京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更大。“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是下一步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屏幕快照 2022-11-19 下午3.34.55.png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会上致辞。

鸠山由纪夫曾在港珠澳大桥竣工前一年,作为客人上桥参观,这次行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看来,广州既是经济重镇,也是文化名城。会前,他欣赏了由广州出品的《掬水月在手》。“这是一部精彩的电影。文化交流活动一定能拉近日本与中国、东京与广州之间的距离。”鸠山由纪夫说。

陆彩荣:

盼广州在中日友好交往中再创辉煌

“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民间友好和人文交流始终是中日关系的坚实基础。”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称,中日两国民间友好交往有着深刻的广州印记。相信作为“两千年永不关闭的门户”的广州也将在中日友好交往中再创辉煌,续写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精彩画卷。

屏幕快照 2022-11-19 下午3.45.53.png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发表线上致辞。

去年,在“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期间,中国外文局所属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与广州市委宣传部签署了《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开启了大湾区国际传播的新篇章。陆彩荣期待,活动能够让更多朋友读懂广州、读懂中国。

冯武勇:

广州是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扇窗口

“我喜爱广东美食,也爱听粤语歌,能有机会参加‘读懂广州’日本推介活动,倍感荣幸,倍感亲切。”发言伊始,新华社东京分社社长冯武勇就表达了对广州的喜爱。

屏幕快照 2022-11-19 下午3.47.35.png

新华社东京分社社长冯武勇发表致辞。

在冯武勇看来,读懂,是交流的入口。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日本人通过广东读懂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广州更是早在1979年就与福冈市签署了姐妹城市协议。“我想,‘读懂广州’是读懂新时代中国的一把钥匙,是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一扇很好的窗口。”冯武勇称。

叶嘉莹:

期待两国交流能取得更大进步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98岁高龄的叶嘉莹,通过视频向与会者朗读了《送日本国僧敬龙归》。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韦庄为送别日本僧人朋友敬龙归国而作。

就在近日,讲述叶嘉莹传奇人生的大型人物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日本首映式也在东京举行。叶嘉莹表示,中日交往历史悠久,希望两国交流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采写:南都记者 王诗琪

主办方供图

编辑:王诗琪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