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课何时是尽头!广州妈妈血压飙升:不要再喊“妈”了!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2-11-23 14:37

在11月20日下午的

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

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陈学明表示

11月21日起

广州7个区中小学暂缓返校

番禺有序恢复线下教学


通知一出

番禺区家长狂喜128x128_433edee1a5bfc9e0.png

学生集体哀嚎128x128_c0f0c55b9bf31c7f.png

其他7区的父母表示: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我只觉得他们吵闹128x128_529e05b8a3f390d8.png

我精神状态挺好的呀

我神状好挺态精的呀

精我态神的呀状好挺

好态我的精神呀挺状


440x394_ff36bc1454229abf.jpg

要说居家网课谁最痛苦

第一名非妈莫属

今天南都校探带你看看

居家网课到底有多费妈?

👇👇👇


01

居家网课有多费妈

居家网课辅导哪家强

要数必有全职娃妈

有网友精辟总结了

↓居家网课的基本要求↓


501x611_0acfdf4498f13708.jpg


妈妈们内心OS:

总结的很好,下次不要再总结了


如果要问

孩子居家网课对妈妈意味着啥?

别问,问就是在忙128x128_529e05b8a3f390d8.png

314x271_c04f1e4bf033ab37.jpg
1080x962_f30f8c8cf457c545.jpg


忙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
不禁让人发问:
这个学到底谁在上?


1080x732_4e2271eda87ff679.jpg
1080x1360_da8b912c6512bd43.jpg


多少老母亲恨不得呐喊: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让我娃把这网课
学个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264x247_b9a0998f03afdbd6.jpg


02

不喊妈行不行


居家网课的日子

对孩子来说是度假

老母亲来说是渡劫


在这场“拼妈”大战中

每一声“妈”都是老母亲的紧箍咒


308x474_409bfcf59bf31c7f.jpg


找不到铅笔喊妈

橡皮擦掉了喊妈

水没了喊妈

......

大事小事有事没事

都能喊上一声“妈!”

总之,“妈”无所不能

128x128_be103a0617e62166.png128x128_be103a0617e62166.png128x128_be103a0617e62166.png


478x454_a42a837b7647966b.jpg


为了提高孩子的独立性

妈妈们更是使出浑身解数

一份《不要喊“妈”协议》模板

在家长群中流传开来


不少宝妈迅速行动

拿着打印好到协议

和孩子约定‘不要喊“妈”’

1080x1528_70944e9bc0c7c76d.jpg


没想到娃看了承诺

问了一句:

喊母亲行吗?喊娘行吗?128x128_656c57151f0e3dad.png


1080x950_812493a403afdbd6.jpg


有的娃妈“甩锅”一流

“我不是你娘,度娘才是你的娘”

1079x384_5ef356723ef81541.jpg


而神兽们也是“理解”一流

协议完成后的三分钟后

娃妈再次接收到神兽召唤128x128_3e8a7ad214bfa6bb.png

1080x434_7f98b44693db85ed.jpg


也有人建议提升一下爸爸的存在感

1080x173_c3f0d7d5d09bf415.jpg

但谙熟娃情的网友抢答:

爸爸的存在感就是没有存在感

1080x281_a851d9c3d67d8ab4.jpg


03

居家网课指南


不停课心慌 停课了心梗

不少老母亲在孩子网课期间

熬出了“职业病”


508x471_eb1360803416a75f.jpg


为了娃妈们的身体健康

改善亲子关系

促进家庭和睦

南都校探为各位娃妈们

准备了这份

【居家网课指南2.0】

⬇️⬇️⬇️⬇️


1、帮助居家学习的孩子养成作息规律‍


生活节奏的变化,可能会让部分孩子情绪、生理、思维和行为上都出现变化,这些都是正常的应激性反应。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正常生活起居规律,同时要多关心孩子的心理状况,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准确把握孩子心路历程。


2、帮助孩子进行情绪疏导‍


每个人每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这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绪波动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社会功能和身体健康。家长可以先让孩子发泄,再去共情他的情绪,温柔而又坚定地和孩子谈,避免一般情绪问题演变成情绪障碍问题。


对于封闭在校的学生,家长应主动加强与老师沟通,协同做好孩子的情绪疏导,利用与孩子电话、视频聊天等机会,关心其生活中的小事,尽量不要过多谈论学习,多鼓励、少埋怨、不责备,给予孩子信心和勇气。


3、避免信息过载导致心理负担


家长避免把自己工作、生活中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及时回应孩子担心的疑问。在分享有关信息或回答孩子的疑问时,对年龄较小的孩子,要尽量用符合孩子年龄的通俗的话讲,要多传递正能量,让孩子有信心。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要引导孩子合理看待信息,分清良莠,让孩子永远心存希望。


4、科学认识疫情


教育孩子要从官方渠道平台获取有关疫情信息,科学认识疫情性质、流行情况、临床表现和危害,不过分关注负面报道,不轻信传言,不信谣传谣。


5、父母积极调整心态,保持情绪稳定


父母情绪稳定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对于受疫情影响比较大的孩子来说,父母(长辈)自身情绪的稳定非常重要,对孩子的心理状态影响很大。对青春期以及刚成年的孩子,应当尊重他们对独立和独处的需求,多商量、少管制。


吐槽归吐槽

孩子的教育还得父母上心

父母调整好心态

才能给孩子最大的支持


南都校探(nanduxiaotan)报道

策划/文案:刘哲 实习生 严冰清

部分资料来源:广州教育

编辑:游曼妮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