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公布消除母婴传播达标城市,穗、深等四市上榜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2-11-29 17:02

10月,刚过而立之年的艾红(化名)怀上了第二个孩子,和普通孕产妇不太一样的是,她是一名5年前就已确诊的艾滋病患者。她很快把自己的基础信息报备给了区妇幼保健院,得到了免费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还得到了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在怀孕各个节点为她提供的孕期咨询指导服务和抗病毒治疗。对于该院提供的感染者活动和孕妇学校专项宣传项目,她更是踊跃参加。

“第一个孩子就是通过这一系列服务项目健康分娩,对于二孩我很有信心成功分娩一个健康宝宝。”在艾红所在的深圳市,乃至整个广东,类似艾红这样的通过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成功分娩健康宝宝的感染者家庭不在少数。作为全国推动开展消除母婴传播试点工作的三个省份之一,广东省通过多种举措不断推进项目深入开展,形成全社会多部门同策同力的良好氛围,为感染孕产妇提供全面、综合、系统的干预服务,最大程度减少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 项目实施以来,全省 HIV 母婴传播率从 2013年6.84%降至目前的1.17%,近5年全省避免了525例因母婴传播感染 HIV的儿童,避免了6318 例因母婴传播发生先天梅毒感染的儿童,累计为 79.6 万乙肝暴露儿童提供了免费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消除母婴传播的核心指标全部达标。

11月18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公布2022年消除母婴传播认证结果,经地市自查、自愿申报、省级材料审核和现场评估,广州、深圳、佛山和江门四市已顺利通过广东省消除母婴传播认证,成为首批通过消除认证地市。下一步,广东省将响应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消除母婴传播的倡议,根据国家工作部署,进一步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水平,维护母婴健康权益,推动全省实现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目标。

现场检查3.jpg

广州、深圳、佛山和江门四市已顺利通过广东省消除母婴传播认证

为消除各显神通,四地市亮点纷呈

通过为孕产妇免费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咨询检测,为感染孕产妇提供全面、综合、系统的干预服务,广东省母婴阻断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效减少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生活质量。

2022年5月,广州、深圳、佛山和江门市率先完成消除母婴传播情况自查,并提交认证地市和调查县区核心指标达标情况、消除母婴传播工作报告和最佳实践等材料申请消除认证。经材料审核、现场认证,2020-2021年广州市、深圳市、佛山市和江门市19项消除母婴传播核心指标均已达到目标要求。经综合评估,广州、深圳、佛山、江门市和调查县区各级政府重视,管理机制健全,感染者及所生儿童服务流程规范,实验室管理规范,各级教育、司法、民政和妇联等多部门参与,已建立一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闭环管理方案,通过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认证。

据了解,第一梯队各地市在具体工作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广州市率先开设母婴阻断儿童保健门诊,为乙肝、梅毒感染产妇所生儿童提供感染状况检测、喂养指导、生长发育监测与指导等,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实现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一个也不能少”!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建立“e门诊”,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提供一站式服务,在充分保护隐私的前提下,为孕产妇提供全孕程管理、咨询和妊娠分娩服务;佛山市为保护感染者合法权益,定期梳理人权保护、性别平等和社会组织参与等法律,建立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感染者权益梳理和评价、感染者权益保护、感染者和社会组织参与以及关怀与支持等制度;江门市通过阳光社区行动,积极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提供身心疗愈,确保成功阻断母婴传播、消除社会歧视等。这些先进经验,都将逐步向全省21地市辐射。

温济英主任在花都区妇幼保健院产房检查1.jpg

省专家组专家深入产房、门诊进行认证考察


未来三年,广东将深化推进“消除”行动

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广东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未来三年,广东省将坚持以母婴健康为中心,强化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全面推进消除母婴传播工作。

根据广东省消除母婴传播年度目标,至2023年底,有序完成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地市的消除母婴传播认证。各地市均能达到消除母婴传播核心目标要求: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2%以下,先天梅毒发病率下降至15/10万活产以下,乙肝母婴传播率下降至1%以下。同时将消除母婴传播的防线关口前移,预防育龄妇女感染,及早发现感染孕产妇,加强对感染孕产妇配偶的咨询检测服务,母婴传播可防可控。

陈志敏主任在花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查1.jpg


典型案例

广州番禺:

抓重点,强质控,有效提高阻断效果

2019年-2020年广州番禺区无先天性艾滋病儿童出生,但分娩了3例先天性梅毒儿,仔细探究原因发现,3例母亲孕期均未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及治疗,直到临产甚至产后才确诊。

通过“逢孕必检、逢阳必治”能够及时将感染孕产妇筛查出来并进行闭环管理,保证及时治疗。但当时番禺区直至产时才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的孕产妇人数占孕产妇总数的5.2‰-5.5‰,根本原因在于产妇本人保健意识薄弱,孕期未规范产检。

发现问题所在,番禺区立即对消除项目重点环节及关键时间点开展质控,强化管理质量安全和风险防控,提高孕期检测确诊比例等举措来提高母婴阻断成功率。

一是在逢孕必检环节实时抽查了解首诊检测情况。对于依从性欠佳或失访的孕妇,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协助首诊医师召回、指导首诊医师提高医患沟通技巧等措施提升孕妇依从性。

二是在逢阳必治环节落实个案治疗及规范治疗。感染孕妇依从性低,不接受回助产机构治疗,助产机构将个案信息反馈给居住地社区核实个人信息,社区专人上门劝说回助产机构接受治疗,直到感染者接受治疗为止。

在落实落细一系列举措后,番禺区孕早期检测率逐年提高,医务人员在重点环节、关键时间点发生漏管漏治现象明显减少。


采写:南都记者 王道斌 实习生 苏展 通讯员 粤卫信

编辑:王道斌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