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360数科成功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50.03港元,开盘50.6港元,盘中最高报51.95港元,收报51.75港元,较招股定价高3.44%,最新市值达164.60亿港元。根据公告,360数科此次在港上市将募集资金1.697亿港元。上市后,360数科成为第一家完成两地上市的信贷科技平台。
根据360数科招股书披露,360数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向金融机构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所得的服务费。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已累计为133家金融机构和2560万名借款人撮合贷款约人民币11275亿元(1683亿美元)。截至同日,集团的累计获批授信额度的用户达到4130万名。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撮合的消费在贷余额达人民币1311亿元(196亿美元)。
市场规模方面,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按在贷余额总额计,中国消费信贷科技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人民币1.4万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人民币5.2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8.2%,并预期将于2026年达到人民币8.1万亿元,2021年至2026年的五年复合年增长率为9.2%。
360数科收入结构占比(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根据招股书披露数据整理)
从收入结构来看,近两年来,360数科已经逐步从重资本形式向轻资本形式转型。根据其招股书披露,从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来自信贷驱动服务的收入分别为80.13亿元,114.04亿元、101.89亿元和58.68亿元,分别占当期总收入的86.9%、84.1%、61.2%和69%。报告期内来自平台服务的收入分别为12.06亿元、21.60亿元、64.46亿元和26.35亿元,分别占当期总收入的13.1%、15.9%、38.8%和31.0%。
此外,在研发投入上,2020年、2021年及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同比增长40.9%、35.5%及58.8%;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研发及风控团队人员占比44%。在专利获取上,到今年上半年,360数科在中国已拥有68项注册专利、900项待批专利及66项注册软件版权。在技术效果上,技术应用带来的业务效率提升有目共睹,97%的用户画像分析及评估通过以AI赋能的算法自动完成;在贷后管理环节,AI机器人在今年上半年处理65%的贷后资产,而30天回收率则保持在约86%的高水平。
360数科公告称,按最终发售价计算,预计将收取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697亿港元(经扣除公司就全球发售应付的包销费用及其他估计开支,且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此外,如行使超额配股权,公司将就超额配股权获行使后将予发行的83万股股份,收取额外所得款项净额约3770万港元。
根据招股书披露,360数科计划将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50%在未来3年内使用,用于进行研发以增强集团的技术及信用评估能力,并开发更多样化的技术解决方案以响应金融机构不断变化的需求,并微调集团的服务及解决方案;约40%预计将在未来3年内使用,用于进一步渗透信贷科技行业及扩大用户群体;及约10%预计将在未来3年内使用,用于一般公司用途及营运资金需求。
广发证券(香港)一则研报分析称,目前,互联网金融业务已经基本纳入金融监管框架,监管重点逐渐从自查整改转向常态化监管,行业的不确定性正在下降。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字金融研究中心
研究员:熊润淼
编辑:熊润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