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工夫茶艺晋级!“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申遗成功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新文旅
原创2022-11-30 15:59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广东省的茶艺(潮州工夫茶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体量之最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参与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世代传承,至今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仪式和节庆活动中。

本次入选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堪称我国历次人类非遗申报项目中的“体量之最”,共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涵盖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再加工茶等传统制茶技艺和径山茶宴、赶茶场等相关习俗。其中,广东潮州工夫茶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现晋级为人类非遗。

已申遗成功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世代传承,已经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成熟发达的传统技艺、种类丰富的手工制品,体现了中国人所秉持的谦、和、礼、敬的价值观,对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并通过丝绸之路促进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晋级人类非遗:潮州工夫茶艺

800x534_63870cb1670c6.jpg

800x534_63870cb23295e.jpg

800x534_63870cb2ac858.jpg

800x534_63870cb559e07.jpg

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介绍,潮州工夫茶艺是广东潮汕地区特有的传统饮茶习俗,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是中国茶道的核心代表,在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虽盛行于闽粤港台地区,但其影响早已遍及全国,远及海外。

潮州工夫茶艺的冲泡用茶以乌龙茶类为主,其中尤以潮州单丛最受青睐,主要程式有茶具讲示、茶师净手、泥炉生火、砂铫掏水、榄炭煮水、开水热罐、再温茶盅、茗倾素纸、壶纳乌龙、甘泉洗茶、提铫高冲,壶盖刮沫、淋盖追热、烫杯滚杯、低洒茶汤、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请品味、先闻茶香、和气细啜、三嗅杯底与瑞气圆融等21式,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茶道形式。

近年来,潮州工夫茶艺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在全国各地开设了传习基地,制定《潮州工夫茶艺技术规程》《潮州工夫茶器四宝》《潮州工夫茶少儿茶艺》等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为潮州工夫茶这种茶习俗的传承进行标准化,既填补了潮州工夫茶文化的空白,也为国内非遗传承提供了创新的范本。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肖阳

通讯员:粤文旅宣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com

编辑:肖阳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