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救治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在事发第一现场得到安全有效的救治,能够大大减少死亡率和残障率。从建院起,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将急救创伤工作作为医院的重点发展方向,不断创新,吸收国内外先进救治经验,成功创造出了“惠州模式”。
与创伤急救领域全球排名前四的澳大利亚阿尔弗雷德医院建立创伤国际合作后,市一院结合国内创伤救治现实,建立了院前-院内衔接机制、创伤预警呼叫标准、智能急救平台、全市首个功能齐全的创伤复苏单元,还自主研发智能创伤管理(ITM)系统,构建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复苏-损伤控制手术-重症创伤管理-创伤康复”一体化模式,让“信息跑在患者前、医生等在患者前”,提升严重创伤一体化救治能力。
通过整合资源,不断优化流程,建立了急诊创伤复苏团队、重症管理团队、外伤手术团队组成的急救创伤中心团队,与院内各专科搭建多学科协作平台,让患者享受到“院前创伤急救、院内创伤复苏、重症创伤监护”全流程一站式救治服务。在惠州市率先设置独立的院前救治团队,在救护车上配备常见应急救治的所有设备,实现“上车即入院”的院内院外信息和救治的互通有无,为患者开辟智慧急救通道。
有效的创伤治疗极大依赖于第一现场的救治和信息的及时互通。为促使基层医院与急救创伤中心快速完成信息互换,市一院搭建了数十个创伤转诊微信群,设置了专人24小时在线值守,基层医生可在群里提前告知患者病情,以便市一院急救创伤团队能第一时间启动团队资源,保障严重创伤患者得到及时有效地救治。作为惠州市创伤救治联盟主委单位,市一院还牵头搭建“公众-基层-高级”三级创伤培训体系,常态化开展专业培训和全市创伤技能比赛,带领区域内的创伤救治团队共同成长,快速的让患者享有优质救治服务。
市一院急救创伤中心建设经验和模式多次受到广东省和国家创伤学术平台和专家的肯定。2017-2021年四年期间,中心共接诊1727名ISS≥16分的严重创伤患者,院内死亡率仅6.66%,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22年上半年更是下降至3.52%。中心研究成果《依托智慧医疗平台构建院前院内严重创伤一体化救治体系》获首届惠州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建设经验在行业权威包括《医学参考报》头版头条刊登,《完善创伤急救体系,助力健康湾区建设》获评2020年度全国公立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提升科室团队类典型案例并在人民网上发布展示。
“急救创伤中心发展模式可借鉴、可复制!”这是行业内给予市一院急救创伤中心的高度评价!其引领的创伤救治“惠州模式”不仅在惠州广泛传播,更是得到了多省市医院的认可和学习,迄今已有37家医院来函来访,其中有17家三甲医院,覆盖5个省份、覆盖广东省13个地级市,起到“省级创伤中心示范基地”作用。相信未来的某一天,全市急诊急救能力能同质化提升,从而实现“健康惠州”“健康湾区”的目标,实现人人享有优质创伤救治服务的梦想。
文:王运广 程秋伊 李晓慧
编辑:李晓慧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第三届南方都市报惠州市民点赞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