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侵害“宁王”专利、禁售产品还赔钱,中创新航称决定上诉

南方都市报APP • 湾财社
原创2022-11-30 23:55

持续一年之久的动力电池“一哥”和“三弟”的专利纠纷诉讼案,迎来了新进展。

11月30日,中创新航(3931.HK)披露了与宁德时代(300750.SZ)的专利纠纷诉讼案进展。对于停售涉案专利相关产品,并赔付宁德时代近300万元的判决结果,中创新航表示,“将向最高院提出上诉,目前无需支付一审判决赔额。”

判赔近300万元,中创新航表示将提出上诉

公告显示,2021年10月,中创新航曾收到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福州中院)送达的民事起诉书,宁德时代针对中创新航及另一家汽车销售商就“急流构件和电池”(专利号:ZL201810039458.6)提出知识产权侵权索赔。

WechatIMG958.jpeg

据当时诉讼请求,宁德时代主张,中创新航立即停止实施侵害其专利权的行为,包括立即停止制造、销售和许诺销售侵害其专利权的产品;同时主张中创新航赔偿宁德时代1200万元,以及为制止侵权支出的合理费用50万元。

据11月30日披露的公告,福州中院判决中创新航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销售侵害宁德时代发明专利权的产品;赔偿宁德时代经济损失263.25万元,并支付发明专利临时保护期费用12.75万元;赔付合理支出20万元;驳回宁德时代其他诉讼请求。此外,案件审理费9.68万元由双方各付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宁德时代提起的诉讼,中创新航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21年,中创新航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起请求,要求判定宁德时代专利无效。今年4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对“集流构件和电池”专利作出审查决定,维持该专利部分有效。

中创新航在此次公告中表示,2021年10月,公司收到福州中院送达的民事起诉状后,即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涉诉专利的无效宣告请求,涉诉专利已于2022年4月24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专利权部分无效。不服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涉诉专利部分权利要求仍然有效的决定,已于2022年6月21日向北知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涉诉专利部分维持有效的权利要求尚处于审理中。

中创新航认为,“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迭代速度快,公司产品已采用更先进的技术,与涉诉专利的早期技术完全不同,已不存在本公告判决中提及的需要立即停止销售涉诉产品的情形。”

对于福州中院的判决结果,中创新航表示,决定在上诉期内(判决生效之日起15日内)就一审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尚无法确定终审判决时间和结果。同时,涉诉专利中部分维持有效的权利要求,也尚处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审理中。因此,该公司目前无需支付福州中院的一审判决赔额。

诉讼长达一年,索赔金额超6亿,双方高管曾多次公开喊话

据了解,宁德时代和中创新航之间的诉讼已经长达一年时间,涉及到多项专利。

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后发现,去年7至9月,宁德时代向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的诉讼中,中创新航被认为侵权的专利总共为5项,索赔金额为1.85亿元。今年5月,宁德时代又向法院提出提升赔偿金额至5.18亿元。

今年8月,宁德时代再次针对中创新航的一项专利侵权,向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索赔金额为1.3亿元。上述诉讼中,宁德时代的合计索赔金额达6.4亿元。

在招股书中,中创新航将宁德时代列为“竞争对手”。招股书中也提到,于2021年8月至10月期间及2022年8月期间,中创新航共收到宁德时代向其申索合计6.15亿元的或有赔偿及320万元费用,涉及6项专利。

对于这场旷日持久的诉讼,中创新航和宁德时代高管曾在公开场合表明态度。宁德时代方面表示,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电池是高科技行业,为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宁德时代一方面尊重第三方知识产权,愿与行业参与者就知识产权授权许可保持沟通合作,另一方面也会重拳打击恶意侵权行为,维护市场良性竞争。

今年7月27日,中创新航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称,“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但打着“保护创新”的旗号,利用涵盖在先公知公用技术的无创新性专利,对同行业行恶意打压之实,违背专利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立法宗旨。对上述严重危害产业发展的行为,公司会通过合法合规的方式,坚决为产业发展扫清障碍。

10月6日,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对外表示,对中创新航和宁德时代的专利诉讼很有信心,最终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宁德时代为106.78G/Wh,占比达到47.62%,仍是动力电池“龙头”;比亚迪为50.8G/Wh,市占率22.66%,位列第二;登陆港交所不到两个月的中创新航为15.39G/Wh,市占率已经升至6.86%,位居第三。

二级市场上,截至今日收盘,中创新航报收19.34港元/股,涨5.45%,总市值342.76亿港元;宁德时代报收385元/股,涨1.88%,总市值9403.68亿元。

采写:南都湾财社 记者 邱墨山 见习记者 陈镜安

编辑:邱墨山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