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红树林蓬勃生长,鸟类栖息地群鹭齐飞”。惠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期间,成功申报并完成了惠东县考洲洋重点海湾整治项目。惠东县自然资源局持续推进项目实施。项目主要通过人工干预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对考洲洋湿地因地制宜地开展红树林湿地营造及鸟类栖息地构建工程,全面提升考洲洋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和海岸立体生态防护功能,积极打造“海岸安全卫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防风消浪,促淤护岸,打造“海岸安全卫士”
为有效解决生产生活用海需求与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突出矛盾,惠州市委、市政府和惠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考洲洋生态保护工作。2013年,县委、县政府牵头对考洲洋海域的非法养殖与捕捞设置进行了清理整治,清理出了大量开放式浅海滩涂,为红树林保护修复提供空间。同时,委托编制了《惠东县考洲洋红树林保护与发展规划》,高质量谋划考洲洋的发展。
2014年至2020年间,由中央、省、市、县财政支持,完成考洲洋红树林营造面积约287.54公顷。
2020年,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林业局联合编制印发了《广东省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惠东县2020年至2025年间的红树林保护修复任务指标为营造红树林198公顷,修复红树林湿地85公顷。
“2020年以来,惠东县共完成红树林营造项目4个,营造红树林面积220.26公顷,已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营造任务。”惠东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红树林保护修复,将有力提升考洲洋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通过营造红树林湿地,充分发挥海岸带生态系统防潮御浪、固堤护岸等减灾功能;通过营造鸟类栖息地,吸引更多候鸟来考洲洋湿地越冬,增加生态系统多样性,成就鹅城“蓝碳先锋队”。
持续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为半岛之“心”谋福祉
惠东县持续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也给当地沿海村镇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种植红树林的同时,合理规划海域养殖区,留有多个入海口,供渔民出海养殖捕捞,真正达成生态治理与生产生活两不误。在保护湿地独特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和科普教育等特色产业。同时提升全民海洋意识,引导社会公众保护海洋生态,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关链接】
第三届南方都市报惠州市民点赞榜“惠民生、暖民心”案例征集持续征集中
“市民点赞榜”是南方都市报推出的重要智库研究产品。榜单由媒体独立发起,遴选民生实事优秀案例,接受市民打分评价、调研团现场走访和专家评审。南都希望通过客观的评选机制及强大的传播渠道,在惠州搭建一个民生平台,构建一个民间政务评价体系,鼓励基层提高创新和服务意识,更好地推动为民造福的风气。
为见证政府服务,更好助力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第三届南方都市报惠州“市民点赞榜”将设置“民生实事点赞榜”、“乡村振兴优秀案例榜”、“社会基层治理改革创新案例榜”三大主榜,当前,南都惠州正面向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征集相关案例。
本届“惠州市民点赞榜”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将持续两个月。最终综合评选出“惠民生、暖民心优秀案例”等各项大奖,并计划于年底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主要颁奖对象是这些优秀案例组织实施的单位及团队。活动期间,南方都市报将通过全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入围的民生实事案例。
征集范围:面向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征集案例。
报名要求:申报者(单位或团体)须提供具体的案例名称;200字以内的投票提名词,讲清楚提名理由;800字以上的案例详细介绍,用于专家评审;相关图片或视频,用于制作宣传资料;提供该案例的报道链接(如有);
报名方式:可将上述内容发送到第三届南方都市报“惠州市民点赞榜”案例征集邮箱 ndhz2004@163.com(也可拨打南方都市报热线4008866166关注公众号南都惠州报名或者咨询);
报名时间:2022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可扫二维码上传案例)
编辑:黎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