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此前报道,河南汝州历时近一个月围捕“怪鱼”鳄雀鳝、湖北武汉用铲车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外来物种入侵现象引发广泛关注。12月1日,南都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包括鳄雀鳝、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共计59个物种,被列入最新制定的《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以下简称《名录》),相关单位将根据该《名录》,强化源头预防、综合治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不断提升外来物种侵害防治水平。
南都此前报道,今年7月下旬,据网友反映,在河南汝州城市中央公园人工湖内,看到一条长80公分的尖嘴长牙“怪鱼”,后经专家鉴定系外来入侵物种鳄雀鳝。当地基本排干公园内云禅湖水,消防人员、民间救援队等围捕近一个月,最终捕获一雌一雄两条鳄雀鳝,并作无害化处理。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顾党恩,长期从事外来鱼类入侵生态学研究,他向南都记者介绍,鳄雀鳝原产于美洲,性格凶猛在水中无天敌,进入养殖水域会捕食养殖种,进入自然水域会影响本土种生存,甚至在极端情况下会攻击人类,“影响渔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属于百害而无一利的外来物种。”
10月下旬,湖北武汉市江夏区等多地发现外来入侵物种“加拿大一枝黄花”,该花原产于北美,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我国,20世纪80年代扩散蔓延成为杂草。各地作为花卉引种,目前在浙江、上海、安徽、湖北、湖南郴州、江苏、江西等地已对生态系统形成危害。
江夏区农村能源办公室主任张海先向南都记者介绍,该花繁殖和生长能力极强,“一株一年能生产两万粒以上的种子,随风飘到哪里长到哪里,没有多少天敌制约,适应性很强,对我们本地植物、农作物有害。”当地利用铲车等开展秋季防除工作。
对于此类外来入侵物种,我国屡次发文严厉管控。南都记者注意到,去年1月,农业农村部联合多部委发布《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此后《生物安全法》《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等施行。
12月1日,南都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日前,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关总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制定了《名录》。经反复评估论证,包括草地贪夜蛾、鳄雀鳝、加拿大一枝黄花、红火蚁、福寿螺等,共计59种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列入《名录》。
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此次《名录》制定过程中,有关部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组织开展实地调研和专家研讨,针对已经传入并定殖的外来入侵物种,结合现有调查数据,综合分析了物种的发生情况、生物学属性、繁殖扩散能力、危害程度、控制难度等多方面因素。根据物种调查数据和侵害风险评估结果,增加了部分新发生且潜在危害较大的,或者危害程度有所加重的物种,将以《名录》所列物种为重点,强化源头预防、综合治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不断提升外来物种侵害防治水平。
采写:南都记者 张林菲
编辑:张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