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届中小学生涯教育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此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师大教育学部教育心理与学校咨询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顺义学校及北师大教育学部应用戏剧与表达性艺术教育研究中心联合承办。
“当下唯一的确定就是不确定本身。”
本届中小学生涯教育研讨会主题为“迈向整合的生涯教育:目标与途径”。会上,多位专家大咖为大会进行主题报告。广东省政府督学、深圳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南山区五届政协副主席刘根平在会上作了《“液态时代”:寻找生涯教育与规划的关键定位》专题报告。在他看来,在具有不确定性和焦虑的“液态时代”,“设计不设限”的生涯教育和规划尤为重要。
刘根平对该专题报告的背景作了介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社会形态随之发生巨大改变,一切都在被打破和重构,传统价值观、传统的人和组织方式,工作、教育和学习、社会交往方式等都因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快速进步而被颠覆,“一个无边界、跨界融合、快速流动的‘液态社会’已经形成,当下唯一的确定就是不确定本身。”
“液态时代”下,如何做好生涯教育与规划?刘根平表示:“生涯教育和规划的焦点和关键不再只是为年轻一代储备好未来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是为了将来的工作做准备的观念和思维惯性已经被打破,积极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无工作’社会,在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提升中全面持续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建构自我。这是适应‘液态社会’的唯一正确有效方略,也是我们当下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和规划的关键定位所在。”
“以不确定性和迭代变革为原则,设计而不设限。”
刘根平分“液态时代:不确定性和焦虑”“生涯教育和规划:设计不设限”“关键定位:认识自己建构自我”三个部分阐释了“液态时代”的特点,并输出了做好生涯教育和规划的方法论。在刘根平看来,“液态时代”,生涯教育与规划要紧紧以人为中心,以不确定性和迭代变革为原则,设计而不设限。
“液态社会尽管是流动的,不确定性会很强,但是正如稻盛和夫先生在《活法》中写道‘人的命运不是天定的,不是在事先铺设好的轨道上运行’,我们的意志,我们强烈的愿望,周到的设计和积极持续的行动,最终会使我们掌握命运,取得成功。”
整场报告,刘根平引经据典,既包括经典理论和学术研究,也包括具体实验和测试方法,专业与通俗相互交织,让观众更好的理解其报告内容。
文:郑少纯
图片:活动主办方
编辑:罗悦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