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此前报道,日前,鳄雀鳝等59种物种被列入最新制定的《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以下简称《名录》)。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顾党恩向南都记者介绍,国内野生鳄雀鳝大部分由非法贸易和人为放生而来。12月2日,南都记者在网购平台发现,目前仍有商家在售卖鳄雀鳝。根据《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南都此前报道,河南汝州历时近一个月围捕“怪鱼”鳄雀鳝,上海、海南澄迈、辽宁大连、内蒙古乌海等地也发现该鱼的身影,鳄雀鳝入侵现象引发广泛关注。
12月1日,南都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日前,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关总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制定了《名录》。经反复评估论证,包括鳄雀鳝等共计59种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列入《名录》。
顾党恩向南都记者介绍,鳄雀鳝原产于美洲,性格凶猛在水中无天敌,进入养殖水域会捕食养殖种,进入自然水域会影响本土种生存,甚至在极端情况下会攻击人类,“影响渔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属于百害而无一利的外来物种。”
这种怪异的物种为何会出现在国内?顾党恩解释,由于符合部分消费者猎奇的心理,鳄雀鳝常被引种到国内用于观赏,“它生长速度快,最大的能有两百多斤,容易出现普通水族缸无法养殖,或无法承担养殖费的情况,就被大量放生或丢弃。”据其观察,鳄雀鳝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呈点状随机分布,而非随水系自然扩散形成面状分布,且主要位于城市的湖泊和内河中,“也可以间接说明野生鳄雀鳝大部分是由于非法贸易和人为放生而来。”
12月2日,南都记者在多个网购平台发现,以“鳄雀鳝”为关键词搜索商品,大多显示为玩具模型。但也有商家在售卖活鱼,有商家称“14-16厘米鳄雀鳝,23元,48小时内发货”,也有商家表示如大量要货“可以帮忙问问”。对于鳄雀鳝的来源,上述商家均未透露,仅称“有人买,介意勿拍”。
南都记者注意到,对于此类外来入侵物种,我国屡次发文严厉管控。去年4月施行的《生物安全法》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未经批准,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的,将没收引进的外来物种;擅自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的,责令限期捕回、找回释放或者丢弃的外来物种;以上行为均处罚款。
今年8月1日起施行的《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也规定,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的,依照上述《生物安全法》相关条款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将以《名录》所列物种为重点,强化源头预防,持续开展“国门绿盾”行动,强化入境货物、运输工具、寄递物、跨境电商等渠道检疫,对发现的入侵物种及时进行除害处理。加强境内跨区域调运种子苗木、植物产品、水产苗种等检疫监管,不断提升外来物种侵害防治水平。
采写:南都记者 张林菲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互联网平台治理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