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吴笋林 通讯员刘梦薇 2022年10月22日以来,广州市海珠区、白云区、番禺区、天河区等多个区相继出现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全市疫情防控形势一度变得严峻复杂。
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的广州互联网法院,不仅稳妥应对疫情对法院正常运转带来的冲击,还积极响应广州市号召,迅速派出多支志愿者队伍,分6个批次投入到白云区、海珠区、天河区多个封控区域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奋战在扫码测温、核酸检测、物资运送、楼栋封控等支援保障第一线,深刻诠释了广州政法干警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
同时,为了保障司法审判工作不停滞,该院的法官或通过居家远程开庭,或白天支援疫情防控,晚上加班写判决书等方式,共计居家、在线开庭办案655件,接听诉讼咨询电话1094次。
疫情终将散去,广互人在疫情期间“双线作战”的一些镜头和片段,却值得留下记录。
【镜头一】
陈艳玫:她是高风险区的楼长,也是在线审案的法官
“现在开庭!”11月3日下午15时,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一场庄严、规范的线上庭审开始直播。
与以往不同的是,主审该案的广州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二庭女法官陈艳玫,此时并不在法院的法庭内,而是身在广州市海珠区逸景叠彩片区的家中——此轮疫情的高风险地区之一。
在此之前,海珠区因出现聚集性疫情,启动应急响应,划定了若干封控、管控区域。
“法官,我目前在居家隔离,收入方面可能……”被告刘某在庭审中欲言又止。
在得知被告、法官都处于居家隔离状态之后,原告神色有所动容。陈艳玫顺势开展法庭调解,在她耐心的释法说理之后,原被告双方当庭达成调解,成功化解了这起图片侵权引发的索赔案件。
“疫情期间,有10多件这样的案件达成和解、调解,原被告双方能够互相理解彼此的难处,也都愿意各退一步。”陈艳玫说。
当天下午的庭审刚刚结束,陈艳玫脱下黑色法袍,换上白色防护服,开始了她身为小区“楼长”的另一份工作。
传达信息、分配志愿者、发放食品药品、配合转运,在她的组织下,陈艳玫所居住高风险楼栋内的防控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楼里有住户评价,“我们的楼长是一名法官,遇到事情不要慌,听从楼长指挥准没错”。
忙完楼长的工作,陈艳玫脱下白色防护服,又打开电脑开始了居家查阅证据材料、撰写裁判文书。
从今年10月31日至今,陈艳玫在海珠区居家隔离期间,共进行线上开庭106件,调解11件,结案205件。在穿脱黑袍、白袍之间,实现了审判、抗疫“两不误”。
(女法官陈艳玫在海珠区居家隔离期间,线上开庭办案106件,并担任高风险楼栋“楼长”。通讯员供图)
【镜头二】
曹钰:白天穿防护服“扫楼”,晚上加班写判决书
10月份以来,白云区的疫情防控形势也一度不容乐观。
10月19日,一支由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院共计20多名干警组成的“党员突击队”,开拔前往白云区白云湖街道夏茅村开展疫情防控支援。
38岁的广州互联网法院综合审判一庭庭长曹钰就是其中一员。看到法院下发的支援通知时,他刚刚开庭审理完一宗网络侵权案。
“我当时没有多想,迅速和审判团队安排好后续工作后,就匆匆回家收拾行李,加入到支援工作中。”
进驻当晚,曹钰和队员们一起深入夏茅村多条街巷,在居民楼下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2点。
10月24日起,夏茅村第11网格被划为高风险区域进行管理,居民需严格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
城中村路况不好,楼栋多是老旧步梯楼。曹钰每天都穿上防护服,爬楼前往所在网格的数十户居民家中逐一核对检测数据、运送物资,并为医护人员上门测核酸提供协助。
“那一阵,我每天的微信运动步数都是朋友圈第一名。”曹钰自我调侃道。
扫楼过程中,曹钰一边登记核对居民信息,一边询问居民有无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有一位患有糖尿病的大哥向我们求助,说药吃完了,急需用药。”曹钰迅速将该信息上报给网格工作人员,并联系了医护小组。第二天上门的时候,药已经送到了该住户手中。
十月的广州天气依然较热,穿着防护服工作,几个小时下来里层的衣服就会湿透,护目镜也会起雾遮挡视线。“虽然比较辛苦,但能帮助到封控区的群众,再辛苦也值得。”曹钰说。
晚上七八点钟,当曹钰和队友完成了一天的“扫楼”、测核酸等工作,身心疲惫的他回到酒店,稍作休息调整,又转入到查阅案卷材料、撰写判决书的本职工作中。
当前法院系统已进入年底清案季,结案压力大,曹钰在支援疫情防控期间专门带了一台电脑,就是为了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写判决书。支援白云区的12天时间里,他利用晚上时间处理了十多宗案件,保障了审判工作“不停步”。
经过十多天奋战,曹钰和队友支援的白云区夏茅村第11网格在较短时间内由高风险区降为了低风险区,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作为法官,无论是司法办案,还是支援抗疫,都是在为老百姓服务。”曹钰说。
(曹钰法官和同事白天在白云区夏茅村支援疫情防控工作。通讯员供图)
(晚上回到驻地酒店,曹钰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写判决书。通讯员供图)
【镜头三】
陈斯杰:在“淘宝村”带队奋战十余天,结束后又转战番禺
10月23日,广州市白云区大源村突发新冠疫情。
广州互联网法院陈斯杰、黄京伟两位干警迅速响应号召,加入党团员突击队,成为该院派出的第三批支援白云区疫情防控志愿者。
出发当天是周日,陈斯杰正在家陪女儿。收到单位电话的他没有任何犹豫,马上收拾行囊,于三小时内和队友集合完毕,当天下午就抵达了白云区大源村。
大源村是广州最大的城中村,同时也是全国首个超百亿交易量的“淘宝村”,人口高度聚集,疫情防控压力巨大。
作为党员的陈斯杰勇挑重担,成为了突击队的队长。既要做好队员的管理,也要协助网格长及医护人员开展驻点规划、物资调配、核酸检测等工作。
“我不仅要对支援防控工作负责,也要为所有队员的健康负责。”陈斯杰说,他进入大源村关心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突击队员认真跟着医护人员学习防护知识。上岗前相互帮助规范地穿好隔离服;下岗时帮队友完成消杀;脱下防护服后按规范处置好医疗垃圾。
进驻大源村的第四天,突击队一名女生因为高强度的工作身体不适,出现了腹泻的情况。陈斯杰找来备用药,并替她做好工作交接安排。
“突击队员在村里平均每天工作大概12个小时,虽然辛苦,但看到群众的一个微笑,一声点赞,我们心里就暖暖的,再多的疲惫也一扫而空。”陈斯杰说,在全体抗疫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十余天后,突击队所在的大源村网格未出现新增病例,防控工作顺利告一段落。
十多天里,陈斯杰和队友黄京伟共协助完成居民核酸检测1.6万余人次,其中绿码1.4万余人次,黄码1497人次,红码583人次。
面对红码人员需要上门采样的任务,陈斯杰总是带领突击队主动参与,实现所在网格红码采样率100%。他们还协助网格员上门服务封控区内的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癌症患者、高龄独居老人等36人次。
在大源村的支援工作结束后,陈斯杰所居住的广州市番禺区又发生疫情。他毫不犹豫地向法院请战,投身到下一场战役中。
(广州互联网法院干警陈斯杰在白云区大源村支援疫情防控现场。通讯员供图)
【镜头四】
广互第四批赴白云支援突击队:
在城中村窄巷奔走找手机信号,为聋哑老人注册核酸码
“保证顺利完成任务!”11月12日清晨,随着一声声掷地有声的回应,广州互联网法院派出的第四批赴白云区支援突击队员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赶赴白云区黄边街道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到达支援地点后,突击队员分成两组。
许燕玲、戴瑜霞等4名干警负责与封控区楼栋300余户住户一一确认身份信息,详细调查有无特殊情况并耐心解答居民问题。
邓毅君、陈嘉铭等5名干警则穿上防护服,奔赴网格高风险区域上门贴封条。
期间,突击队员许燕玲和戴瑜霞在上门测核酸时,遇到一对年迈的夫妇,男方不会用手机且不会讲普通话,女方是一名聋哑人士,沟通难以进行。
城中村手机信号微弱,老人的旧手机运行缓慢,而上门核酸检测工作进程尚未过半。时间宝贵,许燕玲和戴瑜霞急得拿起住户的手机不断在城中村巷子里奔走,只为寻找到较强的通讯信号。
最终在手脚并用的沟通下,二人终于成功帮这对老夫妇注册好了核酸码并保存了截图,为他们以后的核酸检测解决了障碍。
在城中村内一轮上门核酸下来,穿着防护服、戴着厚实口罩面罩奔走的二人已是大汗淋漓,但仍不忘登记遇到的需要特殊关爱人群,并告知居委重点关照、加强帮扶。
高风险区域的物资配送也是一项体力活。
晚上七点半,已经过了网格工作人员和封控区住户们约定的物资配送时间,但摆在桌面的外卖、生鲜显然不能等到第二天再配送。
突击队员邓毅君等人再次穿上防护服,拿起手电筒挨家挨户进行配送,坚持要将热食、生鲜送到住户家中。
突击队在临时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队员们齐心协力,配合白云区黄边街道居委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终于迎来所在高风险区域的顺利解封。
(突击队员在高风险区域上门开展疫情防控。通讯员供图)
(突击队员开展物资登记、转运工作。通讯员供图)
【镜头五】
广互突击队支援天河棠下:
主动承担高风险区核酸检测工作,化身城中村“活地图”
11月底,广州市天河区的疫情形势突然趋紧,棠下等多条城中村出现聚集性疫情。
11月29日清晨,广州互联网法院干警陈粲、周飞、逯彩平、刘晓今等人接到立刻出发前往天河区棠下村支援疫情防控的通知。他们马上收拾行李动身,抵达棠下村口集合。
当地村委告知,棠下村高风险楼栋比较多、分布广,高风险区的核酸检测工作人手紧缺。
越是危险越要冲锋在前。
陈粲作为棠下突击队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兼第五组组长,带领多名广互干警主动承担起高风险第二网格的上门核酸检测工作。
刚刚放下行李的队员们,得知现场医护人员急需助手,迅速跟随医护人员组成8个小分队,投入到上门核酸检测工作中。
棠下村内地形复杂,楼间距近且多无标志,方向难辨。队员们一遍一遍穿行在楼栋之间,争取用最短时间将地形和路线熟悉起来。
直到当晚21时左右,队员们结束一天的工作,才陆续从城中村内走出来。次日一早又继续投入到战斗中。
(广州互联网法院突击队支援天河区棠下村疫情防控。通讯员供图)
(棠下村内握手楼密集,地形复杂,队员们需迅速熟悉路线。通讯员供图)
从白云区的夏茅、大源、黄边,到海珠区的逸景,再到天河棠下……
据统计,自今年10月份广州发生的本轮疫情以来,广州互联网法院共派出干警6个批次33人次,参与到广州市多个区的疫情防控支援工作中,另有344人次就地下沉支援所居住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
他们穿上法袍能办案,穿上防护服能抗击疫情,“双线作战”两不误。一批又一批的广互人,用实际行动体现了人民利益至上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关键时刻法院干警敢于冲锋在前、能打硬仗的青春风采。
编辑:卢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