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从护肤品中的美白成分烟酰胺,到“零糖”饮料中的代糖赤藓糖醇,被誉为“未来改变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的合成生物学正在为医疗健康、食品营养、美妆个护等领域释放新动能,并重塑物质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
在国内合成生物领域尚处于产业布局阶段时,这家从中山大学“启航”的企业率先走向产业化,成为全球首批多种物质量产的生物制造平台。从实验室研发到链路全覆盖,他们四年磨一剑,打造独家的Tidetron Altra平台型菌株库与元件库,攻克科研成果转化难题,实现生物的高效合成、高速创新和高质量筛选。
近日,在2022年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之大学生启航赛总决赛上,来自企业组的“态创生物——多物质量产的合成生物平台”项目表现亮眼,一举夺得广东“众创杯”大学生启航赛金奖。在合成生物这一领域,态创生物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新星。
研发平台型菌株库与元件库
找到多物质量产秘诀
在成立态创生物前,张志乾的梦想是毕业后当个好医生。张志乾就读于中山大学的八年制本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身为“95”后的他明年即将博士毕业。在校期间他经常去实验室,进行有关基因层面、分子机制、干细胞等方面的研究。他意识到合成生物学具有强大的潜力,但规模量产、商业落地是行业共同问题,于是成立“态创”、解决行业痛点的想法应运而生。
与传统化学合成方式相比,合成生物制造兼具绿色环保和降本增量优势,发展空间广大,却也难以入场。目前,合成生物的难点在于维持研发、量产再到商业化的畅通链路。实验室研发前端,需要实现构建元件的基因表达功能;从小试、中试再到工厂的量产,必须保证产物的质量稳定性;而从实验室到工厂,则要综合解决成本和实际生产问题。
通过近四年时间的探索,态创生物研发出了Tidetron Altra平台型菌株库与元件库。这是态创生物能够在国内首批实现多物质量产的秘诀。基于基因大数据平台,平台型菌株库与元件库可按需求对底盘细胞进行针对性的组装和改造,为迅速构建合成目标物质的“细胞工厂”提供基础资源与数据储备。
“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够做到从一个物质合成到另一个物质,再到大规模量产,中间的整个过程能够快速实现,而且还能提高物质合成的产量和效率。”张志乾介绍,目前依托Tidetron Altra平台型菌株库与元件库,态创生物开发了50+在库物质,大规模量产覆盖医疗、食品、美妆和大宗材料等领域,自有工厂年产能可达万吨以上。
态创生物开发了50+在库物质。
规模量产与政策导向紧密结合。今年5月发布的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聚焦面向人民群众在“医食美安”领域的更高层次需求,提出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替代、生物安全4大重点发展领域。检测类试剂、赤藓糖醇、玻色因、烟酰胺、蓝铜肽、全生物基PBS……态创生物基于技术平台优势,将“医食美安”理念在医疗健康、食品营养、美妆个护、大宗材料领域中实现落地,并进行对应的业务布局和产品管线。
“这些领域基本上都是十万吨以上级别的大规模量产的材料,态创生物希望替代传统的、不可复制的石化资源和化工材料,把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变成绿色可持续的。”张志乾还补充道,除了上游原材料,态创生物希望通过制造出具体的成品,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可降解的塑料袋、包装盒等等,真正引领绿色生活。
牵手中大开展校企合作
学校的支持对大学生创业很重要
今年3月,态创生物和中山大学成立了工程生物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成生物领域产学研合作、切实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态创生物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该行业仍存在许多核心难关,有待学界联合突破。中山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团队之一,生命科学学院多位教授在合成生物领域有着振奋人心的研究成果。未来,中山大学和态创生物将以联合研究中心为载体,聚力在合成生物版块打造校企合作新样板,推进实验室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共同强化合成生物创新策源能力。
团队成员正在进行实验研发。
回望在校期间的创业经历,张志乾提到,大学生是很有创造力和新想法的群体,学校的支持可以对他们的创业起到很大的帮助,比如政策支持、资源支持、经济补贴、科研资源、师长指导等等。
“学校可以针对不同的创业形式、创业人才的需求,给予相应的帮助,比如提供实验室、新的实验设备等等。而且大学生与行业、企业等联系较少,学校可以拉通更多行业资源、社会资源进行精准对接。” 张志乾为高校孵化创业项目提出了一些建议。此外,高校内自由开放、积极实干的创业氛围也相当重要,通过举办各种创业比赛、校企对接会等,大学生能接触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锻炼平台。
参赛开阔视野
希望成为生物制造的中坚力量
张志乾对广东“众创杯”早有耳闻,他认为这是一个极佳的锻炼机会,在中大科技园的推荐下便参加了大学生启航赛。一方面,基于态创生物目前的发展,张志乾希望代表合成生物企业向更多人传递关于合成生物的认知,让大众了解到绿色生物制造的力量。另一方面,他也想借此机会接触新兴的创业者、创业公司和创业模式,在竞赛中学习他们的长处,了解更多行业的前沿趋势。
本次大赛晋级决赛的项目广泛聚焦硬科技、大健康、数字化等相关领域,还有来自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早稻田大学等全球名校的优秀创业团队与内地高校优秀创客同台竞技,为张志乾团队提供了国际前沿的视野。大赛评委亦对态创生物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团队成员聚集在实验室内进行研讨。
如今忆起创业初期的艰辛,张志乾表示:“‘不完美’的热爱也是热爱,‘被拒绝’也是一种机会。”公司刚成立时规模还不大,张志乾经常遇到一些投资人的质疑和拒绝,但仍然很愿意去跟他们交流,“因为他们可以提出真知灼见,也间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所在并进行改正。”在碰壁和破壁之间,态创生物10个月内完成4轮融资,投资机构先后包括九合创投、真格基金、君联资本、IDG资本等,累计融资过亿美元。
张志乾谈到,态创生物目前在收入规模、物质研发规模、量产规模上都取得很好的开端,正逐步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未来,公司核心目标是用合成生物的方式、生物制造的方式替代传统的工业制造方式。“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一个以生物生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时代,我们希望态创生物能够成为生物制造时代里的一个中坚力量。”
统筹:尹来 程小妹
采写:见习记者 杨晓彤 实习生 练杏汶
图:受访者供图
编辑:杨晓彤,程小妹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2022年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