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鹏新区群团工作部、新区义工联共同创建的“亮净一号”清滩护河净山志愿服务项目,首获国家级、省级荣誉,摘得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银奖、2022年“益苗计划”——广东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暨志愿服务大赛省级示范项目称号。
大鹏新区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肩负着为深圳、为全国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路径的重要使命。为此,大鹏新区群团工作部、新区义工联以志愿服务为切入口,持续深化“亮净一号”清滩护河净山志愿服务项目,推动生态环保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探索志愿服务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鹏样本”。
打出亮净组合拳,构建沉浸式生态环保志愿体验行
据了解,新区群团工作部、新区义工联自创设“亮净一号”清滩护河净山志愿服务项目以来,推出“清滩、护河、净山、洗岩”四大“组合拳”,探索打造山、河、林、海、陆五位一体的志愿服务环境治理格局。
具体来说,“亮净一号”依托南澳河、东涌河等7条志愿服务河流,白沙湾、柚柑湾等8个志愿服务沙滩,排牙山、七娘山等7个志愿服务山林,设计“7+8+7”生态环保志愿体验路线,为志愿者搭建清单式、可选择、有特色的生态服务参与平台。依托犁壁山红色登山路线、较场尾沙滩、新大河,分别打造参与式户外运动、“志愿1小时”游客体验、“一日志愿河长”三大志愿服务示范点,构筑有特点、有氛围的志愿服务生态圈。自行动以来,累计开展170余场生态环保活动,吸引新区内外6600余名志愿者参与,共清理垃圾12000余斤。
而为了改变志愿服务零散化、碎片化的局面,“亮净一号”建设多元化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伍。组建由本土居民、游客、志愿者组成的“亮净一号”志愿服务总队,下设洗岩、清滩、护河等8支志愿服务小队,常态化开展山河海守护行动,截至目前,队伍人数超330人,服务时长累计10900小时。
项目启动以来,为引导市民游客参与其中,大鹏新区在全市发布《中小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指引》,构建开放型中小学生志愿服务平台,规范中小学生志愿者个人及团体注册登记、志愿服务时数录入等流程,推出属地志愿服务组织联络人及方式,为中小学生提供参与生态文明宣传、引导、捡拾、分类等8大类志愿服务类别清单,助力解决中小学志愿者找不到组织、找不到服务的难题。截至目前,共吸引深中、深实验、深高等10余所中小学2000余名学生参与。
建立多元互益工作机制,“亮净”朋友圈越扩越大
为扩大生态环保志愿服务“朋友圈”,新区构建“政府+公益组织”多元互益工作机制,联动水务、生态、环保等部门,组成“清滩护河净山”志愿联盟,开展河道、岸滩清洁行动。
同时开展“亮净行动领头羊”培训计划,开设基础培训、活动体验、统筹规划、实践带领4大课程版块,共培养67名志愿者领队,推动“亮净一号”志愿服务队伍专业化、规范化。
此外建立“亮净”兑换激励机制,设计发放“亮净”环保袋等系列文创产品,激励游客边游玩、边就地转化“亮净”志愿者;另一方面,针对本土“亮净”志愿者,建立饮品、理发、拍照、观影等系列礼遇站,供志愿者时数兑换,增强其获得感。
按照“可见、可听、可实践、可触摸”的“亮净”文化建设思路,新区通过利用登山口、沙滩处等宣传栅栏,让“亮净”口号随处可见;通过在景区、景点循环播放游客垃圾带走提醒,倡导开启亮净之旅;通过“亮净”领队的带领,以志愿实践参与生态环保的模式,增强对亮净行动的意义认识;通过设计发放“亮净”文创小礼品,让“亮净”文化理念更可触摸、易接受。
在亮净志愿者和市民游客的共同努力下,“亮净一号”取得广泛影响及显著成效,“垃圾少了”是市民游客最直观的感受,市民鸿华表示:“垃圾堆砌的现象确实少了,经常看到有志愿者在普及环保知识,人人都在为环境保护做着自己的努力”。
采写:南都记者 陈杏花 通讯员 孙华健
编辑: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