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高温灭菌的西林瓶通过传送带进入分装室,进行装粉、充氮、加塞,完成分装流程,最后轧盖包装……随着广州市积极开展复工复产工作,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心制药”)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生产线正加速运转,目前公司产能已恢复90%。12月5日,南都记者来到该公司的头孢楼二楼,这里是注射用头孢呋辛钠(0.75g)的生产车间,恢复生产后,日均产量约30万标瓶。
90%员工返岗,上班前需现场抗原检测
天心制药是广东省最大的粉针剂和小容量注射剂生产企业之一。受广州本轮疫情影响,企业工人无法正常返岗,物流运输受阻,生产活动暂停,部分重点产品缺货无法供应市场。在海珠区科工商信局的支持下,疫情防控期间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能销售发货,但销售额同比下降约10%。据悉,注射用头孢呋辛钠为抗生素一线用药,需求量巨大,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耳、鼻、喉科感染等。
“复工复产后,这些生产问题全部都解决了。”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赵向勇告诉南都记者,11月26日,天心制药启动向海珠区科工商信局申请复产的相关流程。28日开始复工做好产前准备。29日,企业正式产出产品,恢复20%的产能。其间,企业对员工主要采取两点一线的闭环管理,同时安排海珠区外的员工在公司住宿。
11月30日,广州市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后,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陆续组织员工返岗。截至12月2日,90%的员工已经到岗,公司产能也已恢复90%,基本能确保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行。“在生产过程中,我们会加强对员工的健康管理,要求员工两点一线,同时要求员工做好自我的健康监测。在上班前,我们会现场做抗原检测,员工核酸结果显示阴性即可上班。”赵向勇说。
目标:月产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200万标瓶
在天心制药头孢楼二楼,记者看到一条“U”形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0.75g)生产线,生产环节包括洗瓶、灭菌、分装、轧盖、灯检、包装,耗时约40分钟。赵向勇表示,在轧盖流程中,生产和质检人员会定时对产品进行气密性检查,预计明年年底将实现智能化生产,效率能提高一倍。
经过高温灭菌的西林瓶通过传送带进入分装室,进行装粉、充氮、加塞。
包装流程,公司引进半自动包装设备,可提高生产效率。
“像这样的生产线,头孢楼内共有4条。”赵向勇介绍,现在生产的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需要半个月后才能质检合格出厂,企业当前供应的是原有的库存产品。1000万标瓶是天心制药每月供应医院的需求量,因此公司的生产目标是一个月1200万标瓶。
为确保这一产量,天心制药采取一天两班制的方式保障生产,员工5天工作制改为6天工作制。目前,一条注射用头孢呋辛钠生产线日均产量约30万标瓶。“保证市场供应的核心是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复工复产后,我们的生产活动基本能衔接上,产能大范围恢复。目前公司的经营生产状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利润方面能够达到预期,我对此有信心。”赵向勇说。
南都记者了解到,天心制药目前打造“抗生素系列”和“心脑血管系列”两大重点产品群。其中,注射用头孢呋辛钠(0.25g、0.75g、1.5g)为公司拳头产品,已通过国家药品一致性评价并在第五批国家集中采购项目中中标,获得全国九个省份(山西、内蒙古、辽宁、安徽、广东、海南、四川、西藏、陕西)公立医院的供应资格。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李竹
拍摄:南都见习记者李竹
视频:南都记者冯宙峰 实习生林欣荣 郑晴文
编辑:李竹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全力以“复” 迎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