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王婷(化名)重拾了生命希冀!她曾是一名红斑狼疮患者,这种病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治愈率极低。所幸的是,她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接受了CAR-T双靶点细胞治疗技术成功获得救治。她不再需要长期服用抑制免疫的药物或激素,各项指标趋于正常。
这是国内首例利用CAR-T双靶点技术成功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也是中山市人民医院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以来的一项重大成果。
中山市人民医院完成了国内首例利用CAR-T双靶点技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据悉,2020年,中山市人民医院成为中山市首家高水平医院建设试点单位。2021年,中山市人民医院入选广东省第二期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之一。中山市人民医院从发展前沿医疗技术、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聚集拔尖医学人才、打造一流医学学科、率先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发挥带动引领作用六大方面发力,力争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极具特色和技术实力的区域医疗中心。
广东省第二期高水平医院授牌仪式
规划呈现:打造六大中心选拔12个种子科室
对于高水平医院建设,中山市人民医院早有规划,重点打造ECMO中心、先进诊断与先进治疗临床研究中心、内镜微创治疗中心、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肿瘤诊治中心、智慧医院六大中心,重点提升疑难重症及高精尖诊疗技术水平及高水平科研能力。
与此同时,在高水平医院建设的背景下,中山市人民医院提出选拔院内有发展潜力的12个种子科室进行培育。这12个种子科室为内分泌科、麻醉科、口腔医疗中心、检验医学中心、医学影像中心、眼科、器官捐献与移植中心、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儿科、药学部、康复医学科。
中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付四毛介绍,高水平医院建设,有重点有普及。六大中心建设,带领整体医院水平的提高;培育种子科室,给予经费支持,让这些科室迅速发展。
在2022年,中山市人民医院聚焦“技术、科研、人才、学科、制度、示范”六大建设任务,持续强化“六大中心”建设投入,不断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据介绍,2022年度,医院陆续引进的直线加速器、PET-CT、能谱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X线机、SPECT-CT和MR等一批大型高端医用设备投入使用,73项新技术新项目陆续开展。2022年度,医院获批中山市“十四五”医学研究中心3个、高水平医学重点专科7个、医学重点专科19个。此外,粤港澳大湾区(中山)ECMO救治中心正式成立并落成,与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顺利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复审,成功入选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第二批“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医院建设单位,成功获评为“广东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
粤港澳大湾区(中山)ECMO救治中心正式成立并落成
成果初现:新项目、疑难杂症救治能力显著提升
17岁高二学生小美(化名)不幸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虽然接受了化疗等传统治疗,但去年11月病情再次复发,正当家人绝望之时,小美接受了中山市人民医院CAR-T新技术治疗,不到40天的时间内,她的异常指标基本恢复正常,终于达到了可以出院的水平。
2022年8月23日,29岁的尿毒症患者蒋华(化名)顺利出院。在中山市人民医院,他接受了中山市首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身体各方面恢复良好,肌酐和血糖已恢复到正常水平,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了。至此,中山市人民医院已开展除小肠移植外的所有心、肝、肾、胰等胸腹部大器官及心肾、肝肾、胰肾等联合移植。
像小美和蒋华这样,不幸患上疑难杂症的病人,生命困阻幸好有医生妙手回春。据悉,中山市人民医院开展多项国内先进、中山首例临床新技术、新项目,疑难杂症救治能力显著提升。
据介绍,肿瘤诊治中心引进中山市首台PET-CT,在肿瘤、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选择、治疗效果评价等方面给临床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已服务约1500例肿瘤病人。
ECMO中心采用国际先进的单管双腔静脉插管成功实施VV-ECMO救治一例重症肺炎和呼吸衰竭患者。心血管疾病诊治中心目前为应对急危重心血管疾病形成的急诊-ECMO小组-心内科-心外科-移植中心的协作链条已趋于成熟,已探索出ECMO和心脏移植相辅相成的中山模式。
心血管内科完成中山市首例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心胸外科联合手术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等成功开展广东省首例再次心脏移植治疗移植心脏冠脉病变手术,标志医院心脏移植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危重症心脏病的综合救治能力不断提升。
内镜微创治疗中心成功开展新技术“内镜黏膜下隧道食管病损切除术(STER)”和经口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术(POEM),标志着医院内镜技术水平达到新高度。眼科也开展广东省地级市首例(中山市首例)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新技术。
ECMO中心采用国际先进的单管双腔静脉插管成功实施VV-ECMO救治一例重症肺炎和呼吸衰竭患者
人才保障:引进50个客座教授及13个临床科研团队
高水平医院建设,需要人才。付四毛介绍,中山市人民医院一是建设高端医学人才团队,二是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
2022年度,医院柔性引进50个客座教授及13个临床科研团队,对相关科室临床、科研及亚专科建设进行指导,主要对科室在开展四级手术、新技术新项目及申报科研项目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提升医院医教研工作水平。
中山市人民医院客座教授签约仪式
付四毛表示,医院积极安排相关人员外派进修,鼓励相关医务人员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及短期培训班。同时进一步加大人才的外引内培力度,新增1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推动医院教学能力的持续发展。此外,医院还举办6个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和15个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医院教学能力和继续教育水平。
同时,为加强科研全流程管控,提高科研工作效率,医院加大科研大数据平台培训力度,科研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信息化、数字化。2022年9月26日,医院与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成功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就联合建设临床实验基地、开展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
2022年9月26日,中山市人民医院与中科中山药物创新研究院成功举行合作签约仪式
付四毛介绍,2022年度,医院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4项的显著成绩;博士后文毅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1批面上资助;刘中华博士获广东省科技厅2022年度“海外名师”项目立项;肿瘤研究所季明芳作为项目PI主持“EB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数字PCR法)”临床试验项目启动会,该项目是国内首个EB病毒核酸检测的数字PCR法试剂盒临床试验项目,该项EB病毒定量检测领域的新技术将为鼻咽癌等疾病的临床检测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此外,医院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手术麻醉医技系统《一种应用于ECMO设备搬运车的远程监控系统》成功申报国家发明专利,腹部肿瘤放疗科《手术转运床位置检测系统》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妇科盆底中心主导发明的《智能三维形体评估系统》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并颁发发明专利证书。腹部肿瘤放疗科获得妇科肿瘤多学科诊疗(MDT)工作手册、泌尿肿瘤多学科诊疗(MDT)工作手册两项广东省版权局作品登记证书。心胸外科与省人民医院肺科合作的2项研究成果在世界肺癌大会发布。口腔医疗中心案例《口腔软硬腭缺损的赝复体修复3例》入选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CMCR)。
目标方向: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及就医质量
服务群众、病患,让高水平建设的工作转化为中山医疗水平、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以及就医质量的提升,这是高水平医院建设的最终目标。
付四毛介绍,医院管理理念管理体系的改善和提升,让高水平医院建设成果惠及到就诊病人身上,除了疑难杂症的攻破,“全院一张床”管理,有效缓解“住院难”;核磁共振室大幅缩短患者等候时间;日间手术、名医出诊等服务,提高老百姓的就医体验。
据悉,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中山市人民医院以“智慧服务”为抓手,开展多项民生工程和便民应用措施,目前已完成医技预约系统在日间手术室的上线工作,实现内镜手术自动预约、自动签到、绿色通道、基于医技类型和检查室规则自动推荐预约等功能,实现了日间手术室医技预约的一体化管理。同时,以“智慧医疗”为核心,获得国家电子病历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四级,建立了临床大数据中心,启动了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以“智慧管理”为手段,建立人财物智能化运营管理平台,建立综合行政管理平台,升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院管理精细化水平。
此外,中山市人民医院积极开展医联体建设,与全市24家医院、5家社区服务中心、2家民营医疗机构签订协作协议,组成中山市人民医院医联体体系;以名医诊室推动名医下沉,以专科共建帮助基层医院拓展业务,发展特色专科,以医院托管帮扶基层医院,依托网络技术建设区域协作网,开展远程查房远程会诊等,辐射带动周边镇区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普遍提升。
中山市人民医院与火炬开发区社区服务中心共建“名医工作室”
采写:南都记者侯玉晓 通讯员卢芬 孙巧巧 唐柳青
编辑:侯玉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