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解决纠纷,法官驻点!松山湖首个物业诉调工作室成立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东莞
原创2022-12-09 14:43

“松山湖北部片区的小区业主,以后不出户即可解决涉物业类纠纷!”为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发挥调解在物业纠纷中的作用,完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12月7日,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松山湖法庭联合松山湖北部片区党委、松山湖房管所成立松山湖北部片区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室(以下简称“物业诉调工作室”)。据介绍,这是松山湖首个物业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

此次物业诉调工作室打造“三级调解”阶梯式调节模式,第一第二级调节后仍未化解,第三级调解驻派法官和调解员将介入。该物业诉调工作室成立当天即成功调节了2宗纠纷


打造“三级调解”的阶梯式调解模式

定期派法官驻点指导


现场,松山湖北部片区党委、松山湖法庭、松山湖房管所三方代表共同签署《诉调对接机制合作协议》,并为松山湖北部片区物业诉调工作室揭牌。松山湖保利红珊瑚小区、金域松湖小区作为物业纠纷诉调对接的联络点。现场邀请了北部片区物业公司代表、保利红珊瑚小区、金域松湖小区党支部及居民代表等参加本次活动。

据介绍,此次成立的物业诉调工作室依靠党建引领,打造“三级调解”的阶梯式调解模式,为物业与业主解决涉物业纠纷提供对话沟通的平台,力争矛盾纠纷“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片区”。

1.jpg

什么是“三级调解”模式?松山湖法庭副庭长施鑫钢介绍,第一级调解由北部片区党委联合小区党支部,邀请民意较高的党员代表作为物业诉调工作室的特邀调解员,负责小区内的物业纠纷调解工作,及时处理邻里纠纷、物业纠纷;第二级调解则由北部片区党委联合松山湖城市建设局监督物业服务合同的履行,协调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的纠纷。

“当矛盾纠纷经过第一、二级调解后仍未化解时,松山湖法庭作为第三级调解派驻法官和调解员及时介入调解。”施鑫钢说。

2.jpg

松山湖法庭将定期派驻法官驻点,对特邀调解员进行专业法律指导。此外,松山湖法庭也将定期开展法律“进企业”等普法活动,对相关单位及物业管理人员进行普法宣传,提高其法律意识。


物业诉调工作室开门红

成立当天成功调解2宗纠纷


据了解,松山湖物业诉调工作室成立当天,即成功调解了2宗物业纠纷。

2021年3月6日,松山湖一业主李某与深圳市某建筑公司签订一年期的房屋租赁合同,约定将房屋出租给某建筑公司使用。2022年6月,承租人某建筑公司向出租人李某提出终止合同,但李某拒绝退还押金5200元,双方因此发生纠纷,并向松山湖物业诉调工作室申请介入调解。

物业诉调工作室收到该案后,随即安排特邀调解员与出租人李某联系,了解到今年3月,小区物业管家告知其房屋有十余名男性居住在此,且室内环境脏乱。李某得知后勃然大怒,以承租人未妥善使用租赁物为由,拒绝退还押金,并且要求对方补偿、赔偿及支付电费等共计4286元。而某建筑公司表示,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临时出现多名员工暂时同住的情况,后已逐步减少租住人数。

特邀调解员充分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对双方当事人进行释法明理。在松山湖法庭法官的指导下,特邀调解员组织双方现场调解,某建筑公司积极配合沟通,而李某也给予包容和谅解。“双方当事人话说开了,气捋顺了,纠纷便化解了。”双方在法官和调解员的见证下,签署了调解协议,李某向某建筑公司退还押金5200元,某建筑公司向李某某支付相应的赔偿款4286元。

而另一宗物业合同纠纷发生在松山湖某湖小区。余先生与黄先生本是邻居,后因公共走道占用问题发生争执,情急之下余先生误伤了黄先生,因此黄先生诉至法院,要求赔偿2万余元。

收到该案后,松山湖法庭邀请物业诉调工作室联动参与调解。承办法官和特邀调解员分别向双方当事人进行“背对背”的说理教育,分析矛盾发生的原因、各方的过错责任等,最终双方当事人同意各退让一步,握手言和。余先生当场向黄先生赔礼道歉,并给予1万元的赔偿款。

据介绍,接下来,松山湖法庭将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不断深化与片区党委及各部门的合作,让多元解纷不仅聚焦到物业纠纷上,还将向更多民生领域延伸,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唐国轩 通讯员 陈萌 胡敏怡

编辑:唐国轩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