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优化的防疫词:1034天的行程码、近400家方舱医院…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原创2022-12-17 18:30

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近期,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接连推出《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二十条”)、《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新十条”),防疫政策不断调整优化,防疫更加科学精准。

都有哪些防疫措施被优化、成为历史?一起来看。

微信图片_20221217175338.jpg

次密接、行程码、全员核酸……

多项防疫措施持续近1000天

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新十条”对群众关心的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密切接触者管理,高风险区划定封控,老年人疫苗接种和群众就医用药保障,以及学校疫情防控和涉疫安全保障等防控工作作出进一步优化,不少过去近3年来我们熟悉的防疫措施被优化。

比如,“新十条”要求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而由于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目前实行愿检尽检的策略,许多无症状感染者不再参加核酸检测,无法准确掌握无症状感染者的实际数量,所以自12月14日开始国家卫健委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自2020年4月1日起,每日疫情通报中公布无症状感染者的报告、转归和管理情况,已经持续了986天。

疫情发生以来,和密接一样第一时间要排查管控的次密接,在“二十条”中也被明确要求不再判定。根据过往病例数据,次密接的阳性检出率很低,大概是3.1/10万,即10万人中大概3例阳性。

再比如, 曾经根据境外输入防控的需要而实施对的入境航班熔断机制也在“二十条”被明确取消,并将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该机制自2020年6月8日开始实施,2020年6月11日民航局发布第一条“熔断”指令,至2022年11月11日,共持续880多天。

“新十条”则明确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在今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曾被重点施行的“落地检”也成为过去。

而随着以上的优化防疫措施的落实,服务了我们1034天的“行程码”于12月13日0时起正式下线;全国近400家已建和在建的方舱医院逐步关闭,其中部分还将被升级改造成亚定点医院……

近三年的防疫为主动优化措施创造条件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王贺胜表示,近三年来,我国先后印发九版防控方案和诊疗方案,出台二十条优化措施和进一步的优化措施,以战略的稳定性、措施的灵活性有效应对了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

据介绍,近三年来,我国拥有了有效的诊疗技术和药物,医疗救治、病原检测、流行病学调查等能力持续提升,疫苗研发和接种取得积极进展,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群众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明显提升。“这些都为今天的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进一步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创造了条件。”王贺胜说。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此次调整防控措施是主动优化,并不意味着面对疫情完全“放开”、不防了。梁万年说,我国一直在密切关注病毒和疾病的变化,边防控、边调整、边加强能力建设,一直在研究防控策略调整的条件,持续因时因势动态优化防控策略和防控措施,寻找最佳的防控方案。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采集分析:唐静怡

设计:刘寅杉 李蓓

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二十条)、《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新十条)、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公开媒体报道

编辑:唐静怡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