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老城市新活力——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历史文化展”在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南越宫苑馆二楼室外展示休闲区拉开帷幕。展览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南越王博物院承办,广州市档案馆、广州北京路文化核心区管理委员会、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提供支持。
展览精选130余张照片和相关档案、地图、文字等资料,以“老城市新活力”为主题,带观众领略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的历史文化与2200多年的建城历史,展示广州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传承岭南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等文化事业建设中取得的重大成果。第一部分讲述广州由古至今的建城历史、介绍城市传统中轴线的形成发展;第二部分通过城市传统中轴线周边的红色遗迹回顾广州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第三部分展示广州进行城市更新改造的“绣花”功夫、打造新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成果,呈现古老羊城焕发的崭新面貌。
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指的是“从北京路至天字码头的古代城市传统中轴线和从越秀山镇海楼经中山纪念碑、中山纪念堂、人民公园、起义路、海珠广场至海珠桥的近代城市传统中轴线”。
广州古代城市传统中轴线全长约1.6公里,是广州市最古老、最繁华、历史文化资源最集中,最具岭南特色的区域。近代城市传统中轴线山水相连约8公里,该片区是广州的近现代政治文化中心。
其中,北京路作为广州传统城市布局的中轴线,稳定引导着广州城的建设与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延续至今最古老的城市中轴线之一,也是广州城最古老、存在时间最长的城市中轴线,南越国宫署遗址正位于古代城市传统中轴线最北端的起点。古代广州城区以官署衙门为中心,以北京路为中轴线向两边延伸、拓展。无论在地理还是在历史、考古等文化意义上,北京路与南越国宫署遗址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据悉,在筹备“老城市新活力——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历史文化展”的同时,南越王博物院针对王宫展区南越宫苑馆二楼室外展示休闲区进行了整体规划与提升改造。该空间各项设施采用与王宫展区建筑材质颜色相近的材料,通过选材的具象呼应,使设施自然融入王宫展区景观展示,保证了展区整体建筑风貌的统一。
改造项目设计效果图。
根据规划,将广场分为陈列展览区、“我@广州原点”打卡点、互动区、休闲区四个区域。目前,该项目的第一期工程陈列展览区和休闲区已完成施工验收,首期党员教育展览“老城市新活力——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历史文化展”正式上线,第二期工程打卡点和互动区也即将开放。
另外,为提升展览质量,在传统图片展的基础上,本次展览加入了实物展示与打卡区域,打造沉浸式、场景式展陈。
“老字号一条街”打卡点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马含章
编辑:许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