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广州抓住机会显身手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评论
原创2022-12-20 23:20

12月20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在沈阳等6个城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批复》(下称《批复》),广州、沈阳、南京、杭州、武汉、成都等六市获批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期限为自批复之日起3年。

作为实行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决策部署,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在7年前已开始探索。2015年,北京市率先成为试点,并于2020年升级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区;2021年4月,国务院批复在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海南省等4省市开展试点,与北京市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形成“1+N”的试点格局。

此次选定六个城市,是该项试点首次在省辖市落地。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向省辖市推进,进一步凸显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同时指出,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相信也会在即将印发的试点总体方案中有所体现。

本批试点的六个城市,覆盖一线、新一线与二线城市,以及东南西北中等不同方位。广州作为“十三五”期间服务业总量规模居全国主要城市第三位的沿海一线城市,将有何特色与作为?虽然目前总体方案尚未出台,亦可参照以往的试点与广州本身的发展走势进行探讨。

不妨以最早的试点、目前的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示范区北京为例。根据国家发改委在2019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的批复》,北京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包含了七大任务。其中,着眼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持续优化为国际交往服务的软硬件环境;助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营造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构筑区域协同开放新格局;加强北京城市副中心政策集成,打造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先导区等,均可作为重点参考。今年12月15日,第二十五届京港洽谈会“两区”主题活动指出,北京“两区”建设两年多来,落地实施了近70项首创性突破性政策,形成了8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为国家探索出一条高水平扩大开放的有效路径。

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服务业尤其是时尚服务业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2021年,广州市服务业完成增加值2020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71.6%,总量规模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均超万亿元。目前,广州服务业形成7个增加值超千亿元行业,多项指标全国领先。近年来,更成功推动广州期货交易所、广交会四期展馆、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白云国际机场三期、广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等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平台落户。服务业对外开放创新发展,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超80%,先后开展三轮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形成23条试点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

在此基础之上,广州或将在新的起点上,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入合作优势,对推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大力发展跨境金融、进一步建设国际信息枢纽作进一步探索。广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亦表示,广州将牢牢把握建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的重大机遇,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叠加推进,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重点促进服务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开放创新,落地实施一系列创新政策和创新举措,切实担负起为全国服务业开放积累经验、探索路径、先行先试的使命任务。

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在省辖市落地,期待作为开放先锋的广州再立潮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进一步实现高水平扩大开放。

编辑:张子庆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