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导致“白肺”增多?专家:临床占比低,这类人群需警惕

南方都市报APP • 健闻
原创2022-12-27 17:30
WechatIMG6621.jpeg

近日,随着奥密克戎感染高峰的到来,社交媒体上开始流传,有人“阳了”以后持续咳嗽、气短、胸闷,到医院一检查,发现病毒已侵犯肺部,出现严重的“白肺”症状。

为什么近期白肺患者增多?是新冠导致的吗?居家如何预防白肺?南都记者专访了广州中医药大学三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呼吸内科主任、新冠防治专家组组长孙志佳。

pic_1256379

“白肺”与“黑肺”反映肺内密度高低

南都:什么是“大白肺”?

孙志佳: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正常情况下,拍摄CT和X光片时,影像片上显示的肺是黑色的,这是因为肺里面是我们吸入的空气,空气容易被X光穿透。

如果肺部出现感染导致气体减少,X光不容易透过去,整个肺看起来就是白色的,常见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俗称“大白肺”。

出现大白肺时,往往提示患者病情危重,病变累及整个肺部,死亡率较高,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不畅,白肺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较低,因此会导致严重缺氧的结果。

960x590_63aa9b062987f.jpeg

“大白肺”影像片。

南都:为何会出现“大白肺”?

孙志佳:当肺部被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后,局部组织会渗出液体进行“自我保护”,这样既能稀释毒素又可以为白细胞带来营养物质,运走代谢产物。因为渗出物为液体,从而导致肺的整体密度增高,从而出现“大白肺”。

“大白肺”以感染性疾病最为多见,常见于SARS时期,平时在临床上较少见到。

南都:“大白肺”如何诊断?

孙志佳:目前“大白肺”的诊断主要靠普通的X光或者CT,肺部B超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广州新冠“大白肺”占比不到1%

南都:“大白肺”会引起哪些严重反应?

孙志佳:要保证肺功能正常交换气体,那么首先肺泡必须干净,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肺泡充满液体或细胞成分,空气不能被吸入,人就产生窒息的感觉,拼命呼吸也不能缓解缺氧的症状。

南都:目前广州因新冠导致白肺的占比有多大?

孙志佳:新冠的确会对人体肺部造成影响,但据我所知,目前“大白肺”在新冠里面的比例其实不高,如果出现新冠导致的“大白肺”,那一定是重症或危重症,但这个统计口径目前还未知。

以我在广州呼吸科临床所知,新冠导致的“大白肺”占比可能不到1%,定点医院可能会多一些。之所以大家感觉身边的“大白肺”增多,可能跟放开后奥密克戎感染基数增大有关,其中绝大部分是上呼吸道感染,对于有糖尿病、肥胖症、肺癌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尤其是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群体,新冠病毒入侵下呼吸道的概率会更大。

南都:“大白肺”如何治疗

孙志佳:如果白肺面积在三分之一以下,问题不大;如果高于三分之二,要特别小心呼吸衰竭。

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九版)》,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抗病毒治疗,抗炎、抗凝治疗,还有免疫支持、呼吸支持等。在患病早期,可以给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比如阿兹夫定和利托那韦片(Paxlovid)。但阿兹夫定也有服用禁忌,比如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所以还是要在医生建议下服用。

pic_1257083


这些症状加重需尽快就医

南都:我该如何预防“大白肺”?

孙志佳:临床上医生会通过肺部听诊,同时观察患者口唇是否紫绀、心率以及精神状态,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CT。对于普通市民,持续咳嗽不会加重“白肺”,居家如果出现持续3~5天高烧不退,或者不发烧,但有明显气喘、呼吸困难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拍CT。

对于高龄老人或基础病患者需警惕“沉默性缺氧”。因为他们对缺氧反应迟钝,甚至完全感觉不到胸闷、呼吸困难等,但事实上肺部已经严重缺氧了。所以建议家中常备一个血氧仪,及时监测氧饱和度,一旦发现静息状态下的血氧饱和度低于93%,应警惕缺氧、及时就医。

南都:居家患者如何判断症状加重需尽快就医?

孙志佳: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株病毒致病力下降,大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都可以居家监测治疗。感染后大多症状会随着病情好转而缓解,假如体温超过38摄氏度,伴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首要任务是休息。

感染者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尽快就医:

一是出现呼吸困难和气短;

二是经过药物治疗后仍发烧超过38.5摄氏度,持续3天以上;

三是原有基础病加重,用药也控制不住,或出现心前区疼痛;

四是儿童出现嗜睡、呕吐、腹泻、拒食等情况;

五是孕产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气短或者胎动异常等情况。



采写:南都记者 杨丽云

编辑:杨丽云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新冠康复 科学防护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