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与冷漠
让校园暴力出现
缺少的怜悯之心
才让悲剧越来越多
今天校探君要介绍的电影是韩国电影《怜悯/恻隐之心》。该片展现了困扰着全球的校园暴力问题。
影片以女高中生珍儿的跳楼开头,从同学们的谈论中得知珍儿正是因为忍受不了校园暴力,从而选择以自杀的方式报复施暴者。
对于珍儿的自杀,学校同学呈现出冷漠的态度,只有荷娜表现出对珍儿的怜悯之心。
在同桌看来,荷娜是个成绩优秀的三好学生,拥有幸福的家庭,父母十分爱她。
起初荷娜自己也是这么认为,但一次偶然,荷娜发现了父母吵架,甚至父亲对母亲拳脚相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中压抑的氛围愈发浓烈,无处可去的荷娜将希望寄托于新认识的学姐上。
但表面上和善的学姐并不单纯,荷娜找到学姐之后,跟着他们一起去KTV唱歌喝酒。
但是次日醒来,荷娜发现自己衣衫不整地躺在酒店床上,但她对前一晚发生了什么完全没印象,她也知道这些学姐绝不是可以长期交往的人。
然而,当她以为事情可以就此过去时,学姐找到荷娜,用荷娜在醉酒当晚与三名男子发生性关系的视频威胁她,让荷娜在服从她的安排,否则荷娜要在视频被公布于众和交出500万韩元封口费之间做出选择。
无奈之下,荷娜只好听从学姐的安排,穿着性感去接待中年男人,当他们即将发生性交易时,再由其他成员进行举报从而实行诈骗。
1. 家庭缺爱
毋庸置疑,荷娜的父母很爱荷娜,从前期荷娜的父亲对荷娜的关心便可知,但荷娜父亲的家庭暴力也是不争的事实。
不仅如此,荷娜父亲的大男子主义不但限制荷娜母亲的自由,对其实施暴力行为,甚至在荷娜受害之后,仍然是急着责备荷娜夜不归宿,完全没有在意荷娜的安全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荷娜缺乏真正的关爱,因此在经历校园暴力后,荷娜拒绝与家长寻求帮助,甚至在班主任极力想要帮助她时,也无法完全信任老师。
缺爱的家庭无法给到孩子充足的安全感,孩子们会自卑。遇到校园暴力时,这些孩子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
荷娜在发现父亲的家暴行为之后,对于家庭的信任感已经完全丢失了,她再也无法从家里找到爱的感觉了。
2. 学校无作为
珍儿死后,该事件在学校传得沸沸扬扬,但学校并没有想要弄清楚珍儿自杀的缘由。反而极力压制舆论的传播,将珍儿跳楼的天台封锁,临时加固围栏,企图掩盖学生在学校自杀的事实。
在老师们希望更加深入调查的时候,教务主任却以学校声誉的原因要求停止,这将让校园暴力的实施者更加嚣张。
荷娜的班主任也是珍儿的班主任,在经历了自己的学生跳楼自杀后,他极力地想要帮助荷娜。
因为珍儿跳楼之前曾找到班主任,想要占用他五分钟时间向他倾诉,但班主任还是没有及时发现她的异常,导致后面的悲剧,从此班主任痛不欲生,极度自责。
但是学姐的团队面对班主任的阻碍竟然毫不畏惧,反而以珍儿跳楼的事件讽刺班主任的无能,其嚣张气焰令人发指。
3. 同学的冷漠
无论是珍儿还是荷娜,当校园的黑暗势力出现时,大多数同学选择回避。
就像珍儿跳楼,荷娜表现出恻隐之心时,她的同桌让她不要再与这件事扯上关系。因为一旦扯上关系,就会变成下一个被孤立的人。
也正是这样的心理,当荷娜反抗学姐的安排时,学姐一声令下就让学校的同学远离荷娜甚至是辱骂她。
学校的无作为、同学的冷漠都成为校园暴力者施暴的“底气”。
最后,荷娜的剧烈反抗激起学姐的不满,导致她的视频传遍全网,不堪重负的荷娜即将成为下一个珍儿,站上了那个天台。
但幸运的是,荷娜遇到了班主任和热心的大贤同学。在发现荷娜的举止异常后,他们积极引导荷娜说出事件真相,并且在学姐实施暴力行为时,及时站出来阻止事情走向悲剧。
被欺负,被排挤,被嘲笑,被侮辱,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这样糟糕的校园经历,但是校园暴力确实是全球棘手的难题。
无论校方还是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如果对这件事情没有足够的重视,那么对于真正遭受校园霸凌的孩子而言,等于遭受了双重的痛苦——一方面忍受欺辱,一方面无人理解,当TA无法承受这样的痛楚时,就会将心理的痛苦转化为自我攻击。
最后,荷娜父亲发现了珍儿的经历,在给学校施加压力的措施下,施暴的学姐受到了惩罚,荷娜也在努力走出阴影。
如果我们身边有更多这样“有作为”的老师以及热心的同学,受害者就能更有勇气指出事实,施暴行为也能更快得到制止,校园暴力事件也能越来越少。
只要对身边的人多留意
多一点热心、多一份关怀
携手同心抵制校园暴力
关于抵制校园暴力,你有什么看法?
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南都校探(nanduxiaotan)出品
统筹:游曼妮 揭琪
撰稿:实习生 严冰清
编辑:游曼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