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日下午,广州博物馆迎来了二十多位中小学生,他们当起了“文物调查员”,在一个下午的时间里,以广州博物馆的馆藏历代碑刻为线,结合建筑、文物等信息,分别找出相互交织的三条线索,七个广州密码在“文物调查员”的共同努力下逐一打开。
据透露,该主题研学活动在2023年寒假期间还将持续进行。
解密碑刻,读懂广州
记者了解到,这是广州博物馆于2023年全新开启的特别策划《碑刻里的广州》主题研学,让学生从碑刻里的文字密码里细数广州历代城事,并结合馆藏文物、历史建筑,抽丝剥茧解读广州文化内涵。
据广州博物馆介绍,这场结合文字、文物、古建的实景解谜活动,充分围绕越秀山中留存的广州历代印记,学员借助借助行动指南及观测工具,从碑廊中的七块代表性碑刻出发,寻找蛛丝马迹,并通过文辞解读抓住关键信息,找出与之关联的文物,古建,结合现场方可完成相应任务。
熟悉广州博物馆的读者都了解,镇海楼畔聚纳的二十五方碑刻凝聚了广州上下两千年。二十五方碑刻,原是散置于广州各处,内容涉及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化艺术、对外交往暨战争史实等,蔚为大观,铁画银钩间足以尽览自唐到民国的广州历代城事。
研学:梳理出广州城历史文化发展脉络
据介绍,本次主题研学立足于广州博物馆碑廊中的代表性碑刻,依据不同历史时期,通过碑文搜索、建筑观测、文物记录,挖掘出容载其中的历史信息,最终通过相互印证,梳理出广州城历史文化发展脉络。
参与研学的学生化身为“文物调查员”,借助行动指南+观测工具,行走于越秀山的建筑与文物之间,获取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州城密码。
去年,广州博物馆推出3个主题研学项目,创新社教模式
2022年是广州博物馆整合各类资源,集中研发推出研学项目的爆发之年。去年先后推出3个主题研学项目:运用多学科知识研发的“营建·镇海楼”课程;以“沉浸式实景+故事性推理体验”的“决战观音山”剧本杀;以及依托“山庄瑰宝 梵宇藏珍——避暑山庄外八庙皇家文物特展”,结合中学历史课程,从近代史切入,研讨江南园林、皇家园林和岭南园林的异同而开发的“园·说”专题课程。
广州博物馆研发的研学课程备受好评,如2022年12月,“营建·镇海楼”作为全国首个以研究古建筑与古城楼为主题的研学课程,跻身2022年度全国文博社教百强案例,是广东5个入选案例之一。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肖阳
供图、通讯员:广州博物馆
如果有线索提供或服务咨询
可联系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发送邮箱:
nandulvyou@126.com
编辑:肖阳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